世界镇痛日|我国老年患者中,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约49.8%

世界镇痛日|我国老年患者中,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约49.8%】调查结果显示 , 在我国老年患者中 , 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约为49.8% 。 “当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 , 就会发展为慢性疼痛或其他疾病 , 给患者的心理、情绪、睡眠、内分泌系统等各方面带来危害 , 尽早治疗是缓解疼痛、防止疾病恶化的重中之重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治疗科学术带头人熊源长表示 。
世界镇痛日|我国老年患者中,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约49.8%
文章图片
2022年“世界镇痛日”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主办方供图
10月17日是2022年“世界镇痛日” 。 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2022年“世界镇痛日”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中 , 熊源长等多名医学专家呼吁大家重视疼痛 , 主动治疗疼痛及其相关疾病 。
熊源长介绍 , 微创介入治疗是疼痛科的核心技术 , 在影像引导穿刺针或导管到达治疗靶点 , 通过微小切口下直视或腔镜完成手术 。 其中 , 神经阻滞技术是治疗疼痛的常用术式 。 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 , 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 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 , 对神经也没有损伤 。
熊源长进一步表示 , 目前 , 神经阻滞用药主要有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 。 在临床治疗上 ,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 , 科学掌握用药的剂量和疗程 , 大家不用担心由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等问题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杜冬萍在活动中介绍 , 在临床上 , 一些患者由于外伤、恶性肿瘤以及包括糖尿病等原因需要截肢 , 截肢后会出现肢体残端疼痛 ,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已经失去的肢体剧烈疼痛的“幻觉” 。
“残肢痛和幻肢痛是临床常见的截肢后疼痛 , 发生率约为10%-30% 。 在治疗方面 , 外科和疼痛科有着不同的方法 。 外科治疗通常会切除神经末端的神经瘤 , 并对神经末梢做特殊处理 , 来缓解截肢病人的疼痛 。 疼痛科则采用对神经瘤灭活的方法 , 在影像学引导下寻找残端神经瘤 , 通过射频消融或冷冻和乙醇注射毁损痛性神经瘤 , 以阻断各类神经节等的神经传导功能 , 有效缓解截肢病人的疼痛 。 ”杜冬萍说 。
还有一类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疼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马柯介绍 , 急性带状疱疹若得不到及时治疗 , 可能会留下顽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 因此 , 带状疱疹的急性期治疗是最关键的 。
“在治疗中 , 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 将病毒杀死在孕育期 , 让它不要大量复制 , 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后遗神经痛 。 ”马柯进一步提醒 , 很多人在疼痛消失后就不再吃止疼药了 , 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 药物不仅能够止痛 , 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 从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因此 , 一定要遵医嘱规范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