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女童吃零食竟吃出脂肪肝!所以零食到底怎么吃?

脂肪肝|女童吃零食竟吃出脂肪肝!所以零食到底怎么吃?

文章图片

【脂肪肝|女童吃零食竟吃出脂肪肝!所以零食到底怎么吃?】脂肪肝|女童吃零食竟吃出脂肪肝!所以零食到底怎么吃?

前几天看着一个新闻:河南郑州9岁的琪琪 , 今年暑假最后一个月在老家和奶奶生活 。 都说 , 隔代亲 , 特别亲 。
这一个月 , 只要琪琪想吃的 , 不管是炸鸡、汉堡、可乐、零食还是各色甜点 , 只要是孩子想吃 , 爷爷奶奶都会满足 。
结果 , 一个月时间 , 琪琪的体重就像吹气球一样 , 一下子就胖了十几斤 。 父母不放心 , 带孩子到医院一查 , 结果才9岁的琪琪 , 患上了脂肪肝 , 同时血脂、尿酸都偏高 。

对孩子来说 , 零食真的只会越吃越馋 , 越馋越上瘾 。 吃时一时爽 , 一直吃一直爽 。
普通父母可能觉得零食能有多大坏心思呢?顶多是会让孩子少吃几口饭 。
但从医生的角度看这条新闻 , 有些零食表面上是可口无比的美味 , 背地里却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 伤娃的健康于无形 。
但是零食不吃的话又不太现实 , 所以零食到底怎么吃呢?
①低钠
孩子摄入过多的钠 , 会加重肾脏负担 , 甚至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 。
一般来说 , 7~24月龄婴幼儿的钠摄入应不超过350~700mg/d也就是每天不超过0.9~1.8g盐;
2~5岁儿童钠适宜摄入量不超过1200mg/d , 即每天不超过3g盐 。

②低糖
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 , 因为不含任何营养素 , 所以被称为“空白能量” , 真的没营养!
这些糖的摄入不仅会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 , 也增加婴幼儿额外的能量摄入 , 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 , 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除了我们听说的白砂糖、蔗糖等 , 还得注意穿了“马甲”的其他糖 , 比如麦芽糖、半乳糖、乳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蜂蜜等 。
含糖≤5g/100g (固体)或100ml (液体)的才能称为低糖食品

③低脂肪
摄入过多脂肪 , 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 肥胖不光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 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 所以一定得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
除了警惕脂肪 , 也要避免反式脂肪酸 , 它可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植脂末、植物奶精、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代名词 。
含脂肪≤3g/100g (固体)或≤1.5g/100ml (液体) 的食物才能称为低脂食品 。
所以 , 家长们在选择零食时 , 多看看配料表 。 但是不管多健康的零食 , 都是要有克制的 , 所以跟孩子约法三章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