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张筑生,癌症晚期拿下5个世界第一,却到死也没评上职称

在学术界有很多默默无闻耕耘的人 , 北大数学天才张筑生便是其中一位 , 他是北大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人 , 编号为001 。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即便是到了癌症晚期被病痛折磨 , 张筑生依旧带领我国学生5次站在世界顶端 , 却到死也没能评上职称 。
北大天才张筑生,癌症晚期拿下5个世界第一,却到死也没评上职称
文章图片
那么 , 张筑生的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呢?
1940年张筑生出生于贵阳 , 父母都是普通人 , 家境一般 , 幼年时张筑生体弱多病 , 在2岁时就患上了脑膜炎 , 父母为了给他治病 , 借遍亲戚朋友才凑够医药费 。
经过治疗后 , 尽管张筑生脱离了危险 , 但是这次的患病也对张筑生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 他的大脑正常 , 但小脑却留下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
与正常的孩子相比 , 张筑生在身体发育方面也总比别人慢一拍 , 他的身体平衡能力很差 , 走路站不稳 , 当别的孩子已经可以跑时 , 他才刚学会走路 , 这也注定他日后的人生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
北大天才张筑生,癌症晚期拿下5个世界第一,却到死也没评上职称
文章图片
但在学习方面张筑生却有很高的天赋 , 加之自幼勤奋 , 在他5岁的时候就展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 , 经常自己动手设计玩具 , 搞小发明 , 为此还获得全国少儿科技发明一等奖 。
尽管命途多舛 , 但命运的獠牙一次又一次地伸向他 , 在他13岁时 , 他因为一场意外 , 导致胳膊骨折 。
原本这并不会致命 , 可后来疾病恶化 , 发展成了败血症 , 左臂肌肉和神经出现萎缩 , 至此终身留下残疾 , 左臂几乎无法抬起 。
一切的不幸并没有阻止他对知识的渴望 , 上小学时张筑生就展示了极高的计算能力 , 尤其是在数学令他非常痴迷 , 当别人还在初级课程徘徊时 , 他已经开始自学高年级的课本知识了 , 学习方面他也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
1959年 , 张筑生成功考取了川大数学系 , 在高手云集的川大读书期间 , 张筑生也并没有懈怠 , 聪明好学的他一直都是班级里的学佼佼者 。 上大二时他就已经将大学四年的数学课本全部自学完毕 , 连他的老师都大为吃惊 。
北大天才张筑生,癌症晚期拿下5个世界第一,却到死也没评上职称
文章图片
当时的年代和现在不同 , 那时研究生招生制度尚未恢复 , 所以本科毕业后的张筑生没有办法继续提升学历?由于在校成绩优异 , 张筑生本科毕业后被川大邀请留校任教 。
在教学方面 , 张筑生也总是能做到融会贯通 , 将羞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化繁为简 , 让学生们能轻易接受 。
但张筑生并不懂得职场的人情世故 , 以至于在川大教学的14年时间里 , 每次讲师评选几乎都与他擦肩而过 。 一些教学水平不如他 , 比他后来的老师也能比他先评上职称 , 川大对这一块解释始终都是“资格不够 。 ”
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张筑生顿时有了想要离开川大重返课堂的想法 , 1978年张筑生38岁 , 研究生考试恢复 , 他果断报名参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 , 最后以总分第一顺利进入北大数学系 。
北大天才张筑生,癌症晚期拿下5个世界第一,却到死也没评上职称
文章图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在本次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一道数学题本身存在错误 , 导致无解 , 但是所有考生都没有发现错误 , 只有细心的张筑生一个人发现了这道题有问题 。 因为这一举动张筑生被北大教授廖山涛看中 , 收为门生 。
在北大读书期间 , 张筑生表现出色 , 还曾验证了数学家Smale提出的‘四大猜想”之一 , 他的导师廖山涛教授也对这个学生赞不绝口 。
原本在1982年张筑生参加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 , 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就曾被张筑生的学术成就震撼 , 大家一致表示应该为张筑生颁发博士学位 。 然而当时的校长张龙翔出于慎重考虑就否决了这一提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