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文章图片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文章图片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文章图片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文章图片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文章图片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

文章图片


秋季是柿子的味道 , 自古以来柿子都被赋予美好的寓意 , 还被誉为“果中圣品” 。

图库版权图片 , 不授权转载
相传古代宋朝人过年的时候会在餐桌上摆放一种叫“百事吉”的利市 , 就是将柿子、橘子和柏枝都放到同一个盘子里 , 先将柏枝折断 , 再依次掰开柿子和橘子 。 这就是“柏柿橘” , 寓意“百事吉” 。
现如今 , 柿子也经常被人们寄托美好的期待 , 比如“柿柿如意”、“好柿成双”等 。 不过 , 在吃柿子这件事上 , 大家却有不同的看法 , 甚至还有人不敢吃柿子 。 柿子究竟怎么样?我们这就来给柿子翻案啦!

柿子为啥有的涩、
有的甜?
有的柿子咬一口满口清甜 , 而有的柿子却让人舌头发麻 。 导致出现这种口感差异的成分是柿子中含有的单宁 , 也叫鞣酸 。
当食物中的单宁接触到舌头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很涩 , 因为单宁会让唾液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团 , 从而增加了表面摩擦力 。 越是成熟度低的水果 , 单宁的含量就越高 , 吃起来就会越涩 。 [1

在常见水果中 , 柿子的单宁含量可谓首屈一指 。
不过 , 柿子的涩味和品种也有关系 , 分为甜柿、不完全甜柿、涩柿、不完全涩柿四类 , 后两者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前两者 。

【咽炎|关于柿子的7大“流言”,一文说清!】图库版权图片 , 不授权转载
柿子的单宁含量最高时可达 4%以上 , 最低时为 0.5% 左右 。 [2
甜柿和不完全甜柿可在树上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自然脱涩 , 而涩柿和不完全涩柿则必须得在采摘后人工脱涩 。 [3
脱涩后的柿子 , 涩味变低 , 甜味明显 。

涩柿子怎么才能变
“不涩”?
市面上买到的柿子甜柿居多 , 即便是涩柿也会经过人工脱涩后再售卖 。 但如果是在个人地摊上买的柿子 , 很可能是没有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 , 口感越涩 , 说明单宁的含量越高 , 这种涩涩的口感真是难以下咽 。 这可怎么办?
要想给柿子自行脱涩 , 办法也不少 。
1、和熟透的水果放一起密封:有些熟透的水果会释放乙烯 , 比如香蕉 。 由于乙烯的分子小 , 常温下又是气体 , 所以很容易扩散到其它组织和外界环境中 。 [4
乙烯能促使柿子产生乙醛 , 而在缺氧或无氧状态下 , 还可激活乙醇脱氢酶 , 产生大量的乙醛 , 促使具有涩味的可溶性低分子单宁缩合 , 形成不溶的高分子缩合类单宁 , 使涩味消失 , 起到脱涩的效果 。 [5

2、温水浸泡:将柿子放在 40℃的温水中浸泡 , 持续加热 , 保持 16-18 小时[6
, 会产生更多的乙醛 , 缩短脱涩时间 。 但如果温度太高超过 60℃ , 可能会出现返涩现象 。 [5
脱涩后柿果较软 , 要尽早吃完 。
3、冷水脱涩:将柿子置于冷水中进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乙醇、丙酮 , 而后转变为乙醛而脱涩 。 这种脱涩方法需要较长时间 , 但较易操作 , 口感比温水脱涩的脆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