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

《长安十二时辰》中 , 太子和李必有个颇受圣人信任的好帮手郭利仕 。 剧中的圣人有了隐居骊山温泉宫的想法后 , 正是这位郭利仕挺身而出 , 为太子仗义执言 , 试图扭转乾坤 。 郭利士的历史原型 , 其实就是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高力士 ,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太监大都不是什么好人 , 但是高力士确实难得的好太监 , 而且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封齐国公 , 可谓荣宠至极 。
《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
文章图片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 , 是北燕皇室的后裔 , “岭南圣母”冼夫人(一个很牛的女人)的六世孙 , 祖辈父辈世袭潘州刺史 , 可谓出身高门大族 。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 冯元一年仅15岁的时候 , 因受族人谋反案的牵连 , 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送往长安做太监 。 冯元一入宫后 , 被大太监高延福收为养子 , 并改名为高力士 。 这种从云端跌倒谷底的落差 ,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的冲击可想而知 , 对于日后高力士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 高力士入宫后 , 因为身材高大、天性谨慎细密 , 武则天欣赏他聪慧机敏 , 年幼仪美 , 让他在身边供奉 。
《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
文章图片
武则天死后 , 唐中宗复辟 , 高力士转而侍奉唐玄宗李隆基 , 当时李隆基还只是个藩王 , 高力士倾心侍奉 , 获得李隆基恩宠相待 。 二人就在此时建立起超越主仆关系的亲密感情 , 而且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 此后 , 在诛杀韦皇后、拥戴睿宗复辟以及铲除太平公主等一系列政变中 , 高力士都鼎力支持李隆基 , 并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立有大功 , 因此获得唐玄宗的器重 。 唐玄宗亲政后 , 高力士屡获升迁 , 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封齐国公 。 估计历史上从来没有太监能够担任骠骑大将军 , 在剧中郭利仕出场的时候就是这个官职 。 高力士受唐玄宗倚重是如此之深 , 以至于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 , 必先送呈高力士 , 然后进奉御前 , 小事便自行裁决 。
《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
文章图片
如此的位高权重 , 高力士却并没有变得骄纵不法 , 胡作非为 。 而且令人诧异的是 , 高力士虽然身居高位、富可敌国 , 不但没有遭到皇室和朝臣们的敌视 , 反而还被尊奉为长者 , 颇受朝堂内外的喜爱 。 究其原因 , 在于高力士乖巧谨慎、待人和善、处事公正、直言敢谏 。 而且高力士能够推荐人才 , 像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皆因为高力士的引荐成为日后的将相 , 而其他受到引荐的人才则更多 。 在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 郭利仕比较公正 , 而且着力维护太子和李必还有何执正 , 和右相林九郎针锋相对 。
《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
文章图片
最为后世所称道的则是高力士终其一生都对唐玄宗李隆基忠心耿耿 , 不离不弃 。 安史之乱爆发后 , 李隆基仓皇逃往西蜀 , 一时间朝野震动 , 人心不稳 。 李隆基曾经宠信的大宦官袁思艺二话不说就投靠了安禄山 , 还有为大唐征战一生的哥舒翰也向安禄山屈膝了 , 就连太子李亨(剧中的太子李玙的原型)都背叛了李隆基 , 独自跑去灵武宣布登基了 , 把唐玄宗尊为太上皇 。 唯有高力士依旧默默的陪在李隆基身边 , 不管是逃亡途中 , 还是偏居西蜀 , 亦或是重返京中后软禁兴庆宫 , 高力士始终不离不弃 。 马嵬坡兵变时 , 缢死杨贵妃的就是高力士 。
《长安》郭利仕的原型高力士,是一个难得的好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