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土,克湿!治“湿气入腰”的方子,化解酸沉,经典永流传( 二 )

当然 , 除了上述分析之外 , 医案里患者的发病 , 也有她自己特别的原因 , 就是肾气不足 。 你看 , 她年过五旬 。 上世纪60年代 , 年过五旬 , 身体老态就已经明显了 。 就诊当时 , 脉沉迟 , 这也见肾气虚弱、正气不足 。
总而言之吧 , 这个患者的问题 , 就在于寒湿困阻 。
怎么办好呢呢?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白术、茯苓、干姜各30克 , 炙甘草15克 。
读者朋友 , 你记住 , 甘草、干姜、白术、茯苓 , 这构成了中医里头的经典方剂 , 肾着汤 , 也叫甘姜苓术汤 。
这个方子 , 出自《金匮要略》 , 最初的组成就是甘草和白术各6克 , 干姜和茯苓各12克 。 它的功效 , 就是暖土胜湿 。 其主治 , 就是寒湿下侵 , 导致身体沉重 , 腰部以下冷重酸痛 , 口不渴 , 小便自利 。 脉沉迟或沉缓 , 苔白或白腻 。 也就是说 , 它是专门应对寒湿困阻腰部的方子 。
其中的干姜 , 辛热燥湿 。 白术 , 健脾而燥湿 。 茯苓 , 健脾渗湿 。 甘草 , 补脾和中 。 你会发现 , 这里是在治脾 , 而不是治肾 。 为什么啊?因为病位虽然在腰 , 在肾之府 , 但是它的来由却是湿 。 土能胜湿 , 所以治脾土 , 而不去治肾 。
当然 , 上文医案到后来 , 医家加入桂枝和杜仲 , 就更进一步了 。 桂枝 , 可以温通经脉 , 助阳化气而除湿 。 杜仲 , 则是补肝肾 , 强腰膝 , 从而治本扶正了 。 这就是在乘胜追击 。

文老师觉得 , 上面这个医案 , 以及用药思路 , 还是很值得借鉴揣摩的 。
因为在当下这个季节 , 我们居家过日子 , 很容易不小心为寒湿所困 , 导致腰疼 。 尤其是上了一点年纪的中老年、老年 , 正气不足 , 就容易犯这个病 。 为此 , 我们有必要多加小心 , 对与之相关的病因病机 , 有所了解 。
当然 , 就治疗而言 ,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后 , 还是应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辨证 , 千万别错了 。 你要是湿热腰痛 , 用这个思路 , 那就反了 , 错了 。
最后 , 我想说 , 要想了解真正的身体保养之道 , 我们还是应该学习 , 学习中医经典 , 学习基本的中医常识 。 道听途说 , 不管用 。 你得自己学 , 自己思考 , 自己辨别 。 比如说这肾着汤 , 你研究进去 , 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 健康 , 是我们自己主动争取来的呀 , 对吧?
好了 , 就说这么多 。 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