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为民办实事 厦门水利部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做好“水”文章、为民办实事 厦门水利部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本文转自:人民网
推行河长制 , 守护美丽河湖 , 造福一方民众……近年来 , 除了在保障城市供水、治理河湖等取得诸多亮眼成绩外 ,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 , 厦门市水利部门通过做好一系列“水”文章 , 切实为民办实事 。
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改造提升、推进小微水体治理 , 是厦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 也是该市水利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
做好“水”文章、为民办实事 厦门水利部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喝上干净饮用水的厦门偏远山村村民笑逐颜开 。 厦门市水利局供图
如今 , 在同安区莲花镇蔗内村 , 打开水龙头 , 村民们随时都能用上洁净、清澈的饮用水 。 而在几年前 , 村民想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却不容易 。 虽然早在2010年该村就完成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 但随着时间推移 , 供水设备老化 , 加之供水不足、水质不佳等情况 , 以致部分村民集资接管 , 直接引山水用 , 可没有过滤等设施 , 一遇雨天 , 水质浑浊不堪难以饮用 。
做好“水”文章、为民办实事 厦门水利部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厦门市水利局牵头调研山区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情况 。 厦门市水利局供图
为了让偏远山区的村民也能喝上洁净、放心的饮用水 , 近年来 , 厦门水利部门等开始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改造提升项目的建设 , 并取得良好成效 。 其中 , 2019年启动的同安区北部山区人饮工程改造提升项目 , 让蔗内村等村庄彻底扭转了难得喝上干净饮用水的局面 。 目前 , 蔗内村8个人饮工程处理站已经全部建成投用 , 每个人饮工程处理站设置了一体化净水设备 , 从山上拦水坝引来的溪水 , 经过泥沙、杂质的预沉淀处理后 , 在这里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工序 , 就能送往每户村民家中 。
做好“水”文章、为民办实事 厦门水利部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日常维护净水设备 。 厦门市水利局供图
“这个村庄日供水能力605吨 , 可让全村3100多名村民用上‘放心水’ 。 ”厦门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说 , 截至目前 , 同安区莲花、汀溪两镇和翔安区内厝镇锄山村共142个自然村 , 均已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改造提升 , 让2.6万名村民喝上了放心的饮用水 。
与此同时 , 厦门水利部门还着力进行小微水体治理 , 显著改善包括乡村地区在内的微观水环境 , 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得享美好水景观 。
作为有名的火龙果产业基地 , 翔安区大宅社区是厦门的一个富美乡村 。 这个社区水环境的改善和治理 , 是厦门市小微水体治理的缩影 。 该社区有三个位置相邻的池塘 , 村民称为“三口塘” , 曾经是让人避之不及的黑臭水体 , 如今清澈明净、波光粼粼 , 两边民宿环绕 , 形成了村里别致的景观 。
做好“水”文章、为民办实事 厦门水利部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翔安区吕塘社区林边村整治后的小微水体成一方景观 。 厦门市水利局供图
“三口塘过去水体黑臭 , 主要是农村污水直排 , 而这是村居环境改善面临的一个老问题 , 也是小微水体的病根所在 。 ”翔安区河长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 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当地采取了“截污纳管 , 雨污分流”的举措 , 并创新推出“三管接户”的治理理念 , 即每家每户都接入三根管 , 分别连接厕所、厨房以及洗涤池 , 通过这三根管收集生活污水 , 直接进入附近的污水处理站进行相关处理 , 形成达到排放标准的出水 , 从而有效截住社区居民家中的生活污水 。 此外 , 当地水利部门通过清淤、增设曝氧设备及九溪补水等举措 , 对“三口塘”进行系统性整治 , “2019年起着手进行治理后 , ‘三口塘’水质越来越清 , 环境也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