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抑郁,生命的一场温柔提醒

疾病|抑郁,生命的一场温柔提醒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 , 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 , 其中抑郁症为3.4% , 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 , 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 , 其中40%患有抑郁症 。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 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 , 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 ,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 。
新冠疫情的肆虐更是加重了全球精神障碍疾病的负担 , 使焦虑症、抑郁症等患病率激增 。

抑郁
是一场心灵的感冒
稀松平常又猝不及防
抑郁
又不单单是一场感冒
而是大脑的信号
是生命的一场温柔提醒
需要我们正视与接纳
什么是抑郁?当不良情绪来袭如何识别与应对?
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 , 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抑郁症包括很多疾病 , 而且是很多症状群的不同组合 , 而不仅仅是一种疾病 。
典型抑郁症症状有三:情绪抑郁 , 言语减少 , 行动缓慢 。
下列症状也比较常见:自杀想法或行动 , 食欲减退 , 体重减轻 , 睡眠障碍(特别是早醒) , 疲乏 , 困倦 , 精力不足 , 性欲减退 , 阳痿或闭经 , 焦虑紧张、坐立不安 , 责备自己、觉得自己有罪 , 怀疑自己得了大病 , 有时可感到自身发生特殊的改变 , 丧失了与他人的情感共鸣或不能产生正常的情绪或感受(就是没有了喜、怒、哀、乐) , 犹豫不决和强迫自己重复做一些事情 , 可以出现幻觉 。 患者的上述症状 , 多数在早晨或上午比较严重而下午以后减轻 。
【疾病|抑郁,生命的一场温柔提醒】虽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 , 但是常反复发作 , 病程迁延不愈 , 部分患者可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 严重损害其社会功能 。
给抑郁症患者的建议
生病只是一个信号 , 告诉你 , 你和自己的世界相处出现了问题 , 你如果还想活下去 , 那就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 , 让自己发生改变 。
1、寻求医生帮助 。 去医院精神科/心理卫生科就诊 , 以及规律地去见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按时服药 , 切勿擅自停药 。 服药同时接受心理咨询 。
2、停止自责 。 自责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根深蒂固由来已久的思维模式 , 想改变会很难 , 但是 , 试着给自己手上戴个皮筋 , 每次开始习惯性自责时 , 就拉皮筋弹弹自己 。
3、马上做事 。 做一件自己原来擅长且喜欢的事 , 坚持下来 , 每天完成后奖励一下自己 , 让自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
4、调整认知 。 引起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 , 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 每天从生活中找一件事 , 记录下来 , 并用积极的看法去看待此事 。
5、融入群体 。 可以参加一些公益团体、成长沙龙活动中去 , 在你无力对抗糟糕情绪时给你出口 , 有一帮朋友不离不弃 , 他们随时给你正能量 , 让你不会过于消极评价自己 。 即使独处晦暗 , 也能体会群体给予你的温柔和关切的爱 , 并能从帮助他人的活动中 , 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让你有信心活下去 。
6、耐心等待 。 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 , 绝不是一朝一夕 , 听一个感人故事 , 悟一个人生道理 。 我们要有耐心 , 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 , 一天一点改变 , 记得还要自我肯定 , 整个过程 , 可能很短 , 可能很长 , 但这些 , 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 你要慢慢等待改善或痊愈 。
7、安全环境 。 远离让你有消极情绪的环境 , 多给自己创造情感安全的环境 。 寻求让你感受安全的人 , 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 还可以告诉家人 , 让他们理解你的状况 , 说你需要陪伴 , 却不需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