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让百姓“病有良医”( 二 )


该手术的成功 , 为这名有着8岁孩子的母亲带来“心”希望 , 也标志着深圳市人民医院实现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新突破 , 体现了高水平医院的技术水平 。
这一技术突破 , 只是该院推进专科建设、深化服务内涵、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
今年8月 ,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 , 该院呼吸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等15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临床学科排行榜 , 入围数量位居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前列 。 作为深圳市首家三甲综合医院 , 也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医院 , 该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医院 。 该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医学专科呼吸内科 , 以及肾内科、消化内科等16个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 , 前沿技术的持续赋能让市民不出深圳就能解决多种疑难重症 。
德艺双馨才是良医
2021年9月 , 耿庆山作为知名医院管理专家 , 被深圳市人民医院全职引进 。 甫一上任 , 他就碰到学科梯队断档的难题 。 “之前引进的人才 , 慢慢年龄都大了 。 我当时一算 , 这两年即将退休的大概有20多位科主任 。 这些科主任退休 , 学科怎么办?”耿庆山一边盘点医院面临的挑战 , 一边寻求发展的机遇 。
深圳市人民医院:让百姓“病有良医”
文章图片
履新1年多来 , 耿庆山对该院所处的城市环境印象深刻 。
“深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地位 , ‘双区驱动’的政策优势更是深圳快速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 科技创新链、医疗服务链和企业产业链上下贯通 , ‘闭环’服务 , 科研氛围浓厚 , 这对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非常好的保障 。 政府行事效率高 , 敢为人先 , 科技投入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 , 为医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 ”耿庆山说 , “这样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 , 不怕吸引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 。 ”
引育结合、以育为主 , 成为耿庆山等该院党政领导班子立下的人才管理原则 。
该院以创新的引才、用才、育才机制 , 携手国内外学科顶尖团队 , 扶持本院团队 , 实现医疗技术高速发展 。 在引进各类人才的同时 , 该院设立杰青团队培育、中青年骨干培育和临床研究培育等人才发展专项 , 遴选并资助杰青团队10个 , 累计投入已达1亿元 。
吸引优势医疗资源 , 用学科平台“筑巢引凤” 。 医院柔性引进“三名工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团队 , 2021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泌尿外科也是该院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 今年 , 通过院际合作的方式 , 该院引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及其团队 。 此后 , 深圳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国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
深圳市人民医院:让百姓“病有良医”】“仅有技术还不行 , 德艺双馨才是良医 。 ”耿庆山说 , 该院要成为培育“良医”的厚土 。
为锻造良医队伍 , 该院不断尝试 。 例如 , 在高素质医疗人才梯队建设方面 , 该院选派资助临床学科副主任、病区主任前往复旦医院排行榜前三的学科进修;在制度保障方面 , 该院出台《护理岗位层级晋升管理制度(试行)》《临床医生科学家“五个三”计划》等制度 , 多层次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管理方面 , 该院建设人力资源信息户门 , 畅通人事、党建、科研等信息交互 , 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 探索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 , 完善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薪酬分配制度;在关爱职工方面 , 该院加强安保力量 , 营造尊医重卫氛围 , 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 , 落实学习、工作、休息和带薪年假制度 , 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