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二代”返乡背后

本文转自:山东商报
人均种植大棚4.2个
“棚二代”返乡背后
“棚二代”返乡背后
文章图片
聊城市耿店村村貌日前 , 山东省聊城市耿店村因“80、90后纷纷回村创业”一事引发热议 。
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采访人员 , 耿店村返乡创业的“棚二代”达到116人 , 平均每名回村青年种植大棚4.2个 , 年轻人已经是他们村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 目前 , 耿店村有大棚700余个 , 占地3000余亩 ,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万元 。
◎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采访人员王远见习采访人员程翔
包围
耿店村位于茌平城区西北约30公里 。 时值深秋 , 在去耿店村的路上 , 公路两旁田地里的玉米都已收获 , 秸秆粉碎在地里 , 一片金黄 。 在看到一片片大棚时 , 耿店村硕大的牌坊也映入眼帘 。
无论是东西南北 , 耿店村的四周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棚 , 都有公路相通 。 不少村民在地里忙活着 。 村牌坊后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公路 , 公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商铺 , 超市、农资部、美容美发、驾校、农商银行……一个都不少 。
“这是我们的南北大街 , 那是居民楼 。 ”在耿店村街边 , 一位老人指着几排五六层的楼房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采访人员 , 村民现在都已经住上楼房了 。 在居民楼附近 , 采访人员还看到了养老院、小学、幼儿园等 。 耿店村更像是一个小城镇 。
午后的耿店村格外安静 , 村民大多在家午休 。 村民耿付达却到村委会找到耿遵珠 , 想着明年再多包两个大棚种菜 。 “今年纯收入四十万 , 有的乡亲种得更多 , 一年收入七八十万 。 ”34岁的耿付达头发梳得纹丝不乱 , 衣着得体 , 显得非常干练 , 他原本在杭州打工 , 去年年初回村建了六个大棚种植辣椒 。
“回村以后 , 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 但是村里政策好 , 我也在短视频平台学习 , 有时还有专门的学习会交流种菜经验 。 ”耿付达说 。
历程
据耿遵珠介绍 , 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 从1996年开始 , 耿店村就开始种大棚菜 , 甚至有了“芸豆之乡”的称号 。 但是到了2000年初 , 由于产量低、品质差等原因 , 村民渐渐舍弃了大棚 , 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 。
“早上拉 , 晚上盖 , 一天赔上几十块 。 ”耿遵珠说 , 当时 , 村里有60多个老式大棚 , 效率低 , 保温性能差 , 劳动强度大 , 全用人工拉草帘子(大棚覆盖保暖) 。 并且 , 由于种植技术差 , “一直种芸豆 , 不会改茬” , 芸豆品质下降 , “一个老式大棚收入才几千块钱” 。
2002年 , 36岁的耿遵珠当选耿店村支部书记 。 为了让大家解放思想 , 耿遵珠带着村干部和村民去寿光参观学习 , “最多的时候 , 一年去了8次 。 ”学习回来后 ,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 , 耿店村还从寿光聘来了技术员 , 指导改茬工作 , 改种黄瓜、辣椒、西红柿 。 据耿遵珠介绍 , 改种以后 , 菜农收入翻了一番 , 种大棚对老百姓的吸引力马上回来了 。
2006年 , 耿店村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大棚 。 同年 , 耿店村开始改建卷帘机大棚 。 “新大棚面积大 , 保温性能好 , 劳动强度低 , 建一个棚投入四五万块钱 , 当年能回本 , 这样老百姓的种菜积极性起来了 。 ”耿遵珠说 , 以后每年都上新棚、改老棚 , 发展到现在3000多亩地 , 700多个大棚 。 “建棚最多的村民 , 一个人有21个棚 。 ”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 村民遇到什么问题 , 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耿遵珠说 , 村民卖菜难 , 他们建蔬菜批发市场;进苗难 , 他们建了育苗场;资金难 , 他们成立了资金互助会……“我们逐渐在完善产业链条 , 村民不用出村 , 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