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远去的新冠:变异毒株不断出现,长期后遗症影响逐渐显露

工人日报
从未远去的新冠:变异毒株不断出现,长期后遗症影响逐渐显露
文章图片
随着北半球冬季即将到来 , 近期越来越多国家的新冠疫情感染率出现明显反弹 。 除此之外 , 不断发生更迭演进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 以及感染新冠病毒后所遗留的长期症状 , 都无不在提醒世人——不可大意轻敌 , 新冠从未远去 。

“美国的第三个新冠冬天即将到来 , 但它还没作好准备”——近日 ,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上登载了一篇由美国州立旧金山大学和德雷克大学的两名学者共同撰写的文章 。 文章警告称 , 在未来几个月 , 随着气温下降、社交活动转移到室内和假期旅行开始 , 以及越来越能逃避免疫的新变异毒株出现 , 可以预见又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病例的激增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 , 目前美国7天平均日增新冠确诊病例约3.9万例 , 7天平均日增死亡病例约340例 , 7天平均日增住院病例近3300例 。 但专家表示 , 美国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 , 因为部分轻症感染者不再去做检测 , 部分感染者在家中检测后不再上报结果 。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不久前宣布 , 将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再延长90天 , 将维持向医院支付高额费用和扩大医疗补助计划覆盖范围等措施 。 有媒体指出 , 美国总统拜登早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疫情已经结束” , 而这引起了公共卫生专家们的批评 。
除了美国外 , 世界多国在今冬也面临疫情反弹的高风险 , 有的已经处于新一波疫情当中 。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疾控与欧盟卫生专员此前发表联合声明称 , 近期欧洲确诊人数再度上升 , 表明该地区已进入新一波疫情;
据韩联社报道 , 近期韩国日增新冠病例确诊数反弹 , 释放出疫情将在冬季重新抬头的信号 。 有专家预测 , 按照目前的态势 , 韩国可能最快从下个月起开始第七波疫情;
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 , 有专家认为 , 日本已经处于第八波新冠感染的浪潮之中 , 相关指标很可能从10月底开始增长……

美国总统拜登10月25日在白宫接种升级版新冠疫苗 , 并呼吁民众尽快接种 。 这是拜登接种的第五剂新冠疫苗 , 可针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亚型BA.4和BA.5刺突蛋白更好发挥作用 。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 , 美国正同时应对BA.5、BA.4.6、BQ.1.1、BQ.1、BF.7、BA.2.75.2、BA.2.75和BA.4等至少8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 今冬新冠病例或将激增 。
报道称 , 自从2021年12月“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成为美国主流毒株后 , 更多变异毒株开始涌现 , 现有的变异株在短短数个月内就会被另一种变异株取代 。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 , 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几乎所有完成了测序的病毒样本都有关系 , 目前记录到的该变异株的子变体已超过300种 。
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说 , 奥密克戎的所有子变体都显示出增强的遗传性和免疫逃逸特性 , 有些组合还表现出明显的免疫逃逸 。
在新冠病毒变异株中 , 另一种需要警惕的变体是XBB , 它是由两种奥密克戎亚变种遗传因子序列混合排列而来的新变种 。 世卫组织19日说 , 已在26个国家发现了XBB——而它很可能是迄今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新冠病毒变种 。
科霍夫此前表示 , 由于各国正在缩减监测新冠 , 世卫组织越来越难评估大量新变种 , “这让人担忧 , 因为我们需要确保全世界使用的疫苗仍然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和死亡” 。

由于感染人数持续居高不下 , 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被称作“长新冠”的新冠后遗症困扰 。 世卫组织估计 , 约10%到20%新冠感染者可能受到中长期新冠后遗症困扰 , 包括疲倦、呼吸困难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近期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 , 疫情早期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约有12.7%痊愈后出现长期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