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国家药品监管局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

历时近一年时间的评选 , 国家工信部与国家药监局共同组织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工作”结果公布 , 总计231个人工智能项目入选创新任务 , 勾勒出未来医疗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 。
官方公布的相关文件中将未来重点突破的人工智能项目归为“智能辅助诊断产品”、“智能辅助治疗产品”、“智能监护与生命支持产品”、“智能康复理疗产品”、“智能中医诊疗产品”、“医疗人工智能数据库”、“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平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平台”8类 , 每个入选项目再度划分揭榜单位与潜力单位 , 前者承担迅速落地的任务 , 产品相对成熟 , 后者仍处于发展中 , 有潜力成为未来医疗AI的主流 。
与以往官方出具的表单或媒体统计的NMPA审批情况不同 , 本次榜单对于AI产品的收纳极其精细 。 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为例 , 其中既有CTA、肺结节大通量场景划分极为细致的人工智能诊断产品 , 又有细致到外周血检验、孕期早筛等及应用规模极其清晰的细分场景 。
如果此榜单的项目均能如预期中逐步落地 , 那么人工智能将真正融入医疗 , 有能力赋能诊治之中的每一个场景 。
辅助诊断仍是主流 ,
精细化研发开启AI新世代
将本次榜单中出现的企业数据进行简单统计 , 我们能够看到231个AI项目之中 , “智能辅助诊断产品”以70个这一总量为列第一 , 远远超过辅助治疗、智能监护等场景 。 但也许注意 , “智能辅助治疗产品”虽在NMPA中没有太多的三类证支持 , 但其项目总量已接近辅助诊断的一半 , 未来发展可期 。
231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国家药品监管局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分布情况
在辅助诊断这一赛道中 , 本次公布的文件对项目的描述极为细致 , 尤其突出差异化 。 以肺结节AI为例 , 该大通量场景仅有点内科技的亚实性肺结节项目入选 。 相对于常见的磨玻璃结节 , 亚实性肺结节的密度相比实性结节偏低 , 但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 因而点内科技的项目是对常规肺结节AI的进一步细致划分 , 缩小了AI的应用场景但提升了对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效益 。
此外 , 本次入选的辅助诊断项目之中还包含了大量基于多模态数据进行诊断的人工智能产品 , 如杭州质子科技的多模态多任务心电智能辅助诊断软件、商汤科技的多模态肝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上海药明奥测医的胆道闭锁整合辅助诊断系统 , 均是脱离了传统人工智能算法基于单模态影像进行建模的思路 , 将CT、超声等影像信息与病理、分子诊断甚至基因信息进行融合分析 。 相比于单模态AI , 多模态AI建模难度更高 , 能够处理的问题也为多元 , 有能力为医疗AI的发展打开的新的通路 。
企业是创新任务执行的主体 , 我们亦可看出头部企业在医疗AI的潜在领域探索中存在的一定领先优势 。 譬如 , 深睿医疗在此次评选中总计入围1个揭榜任务与5个潜力任务 。 揭榜任务动脉瘤CT造影影像辅助检测软件较为成熟 , 是一款集合颅内血管3D后处理、颅内动脉瘤检出与辅助分析的一站式动脉瘤检出AI解决方案 。 该产品目前已获准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审核通道 。 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并在NatureCommunications(IF:14.919)发表 , 是罕见的人工智能颅内动脉瘤检测多中心验证的研究成果 。
数坤科技、联影智能各自拿下一个揭榜任务与一个潜力任务 。 数坤科技的冠脉CT血管造影辅助诊断软件是该公司最为成熟的产品之一 , 已经在三级医院之中进行广泛落地 。 而联影集团旗下联影智能的头颈血管CT造影影像辅助诊断软件提名揭榜单位 , 后续将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主要研究者开展临床试验 , 进行三类证的注册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