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功臣真的刻薄寡恩吗?

明初风云激荡 , 洪武帝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一系列大案 , 将明初功臣诛杀大半 , 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与其他朝代相比明朝对待功臣极其刻薄 , 事实真的如此吗?
明朝对功臣真的刻薄寡恩吗?
文章图片
首先从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来说 , 评价某位功臣是否受到刻薄对待 ,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 第一、此人是否被冤杀即死因;第二、此人死后享受的荣誉即身后名;第三、此人的后代子孙在王朝中的待遇即是否恩泽后世 。 明初功臣主要是指开国功臣和靖难功臣 , 本文选取主要的十五位功臣进行论述 , 分别是开国六公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李善长、邓愈以及蓝玉、汤和、沐英、刘伯温;靖难功臣丘福、朱能、张辅、顾成、姚广孝 。 同时将明初功臣的结局和唐初以及清初的功臣进行对比 。
明朝对功臣真的刻薄寡恩吗?
文章图片
首先对上述功臣的死因进行列述 , 其中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 , 病死 , 至于民间所传徐达死于蒸鹅之说 , 则完全没有医学依据 , 不可取 。 常遇春病死于洪武元年北伐途中 , 李文忠病死于洪武十七年 , 此时朱元璋尚未诛杀功臣;汤和和沐英皆自然病故 。 李善长被胡惟庸案牵连而受到冤杀;冯胜是在蓝玉案后两年被赐死 , 属于冤死;刘伯温病死于洪武八年 , 死因是源于朱元璋的猜忌打压 , 但并非获罪而亡 , 不能完全归结于冤杀 , 历朝历代皆有类似案例;蓝玉被诛死于蓝玉案 。 靖难功臣除丘福因北征蒙古遇伏而亡 , 张辅死于土木堡之变 , 其他人皆正常死亡 , 所以靖难功臣没有被帝王冤杀的 。 对于明朝初年贡献较大的15位功臣中其实只有李善长、蓝玉和冯胜属于被冤杀 。 唐初主要的功臣就是太原起兵的功臣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其中只有长孙无忌死于唐高宗和武则天之手 , 侯君集贞观年间因受太子谋反案牵连而死 , 张亮被告谋反 , 贞观二十年被弃市;另有太原起兵的功臣刘文静因受猜忌被李渊主杀 , 裴寂贞观年间获罪免官而死;二十六位主要功臣中只有四位属于冤杀 。 清初的功臣中满洲功臣以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豪哥、鳌拜等为首 , 汉奸功臣以洪承畴、范文程、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为首;其中被皇帝以各种罪名除掉的有阿济格、豪哥、鳌拜、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 超过大半被杀 。 故明初功臣直接死于或间接死于帝王之手的比例高于唐朝 , 却低于清朝 , 说道刻薄寡恩当以满清为最 。
明朝对功臣真的刻薄寡恩吗?
文章图片
其次从功臣的身后名来说 , 上述十五位明初功臣除李善长、蓝玉、冯胜和丘福被夺爵 , 丘福夺爵的原因还是北征蒙古丧师十万导致 , 纯属咎由自取 , 其余功臣均享受身后哀荣 , 其中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还被封王 。 上文中列举的唐初功臣中除被皇帝以各种罪名杀死的 , 其余人也都获得极大的身后哀荣 。 而清初对入主中原起到重大作用满洲功臣多是多尔衮一系 , 大多以党附多尔衮的名义被夺名 , 死后极为凄惨 , 鳌拜以篡权被杀 , 汉奸功臣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因削藩被逼起兵 , 均以谋反被夺名 , 洪承畴、孔有德等均被后来的满洲皇帝列入逆臣录;清初功臣最后被清廷自己证明大多数都是坏的 。 从身后名来说 , 明初功臣和唐初功臣得到的哀荣不相上下 , 远远超出清初 , 说道刻薄寡恩当以满清为最 。
明朝对功臣真的刻薄寡恩吗?
文章图片
最后从上述功臣能否恩泽子孙后代来说 , 明初功臣除部分被夺爵冤杀的 , 大多数功臣子孙皆在朝廷卫所及五军都督府中世袭 , 皆与国同休 , 例如徐达家族一门两国公 , 魏国公世代镇守陪都南京 , 定国公随帝北迁北京 , 皆传袭至明亡;沐英后人配征南将军印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亡;张辅封英国公世袭不替 , 历代后人皆为为京城勋臣之首 , 世代提督京城三大营的军队 。 明初未被夺爵的勋臣后代皆世袭至明亡 , 这种现象在历朝历代皆是罕见 , 其他朝代功臣子孙大多是三代之后 , 在朝堂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 , 例如唐初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后代都在第二代就因牵连谋反被杀或流放 , 著名将领李靖的子孙也是在贞观之后就少有记载 。 其他朝代大多数功臣在自己去死后家族就衰落 , 退出朝堂 。 从恩泽后世子孙来说 , 明朝是做的最好的 , 绝非刻薄寡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