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早有提示,不要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肠息肉|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早有提示,不要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文章图片

肠息肉|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早有提示,不要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文章图片

肠息肉|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早有提示,不要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文章图片

肠息肉|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早有提示,不要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肠息肉就是肠道的黏膜上出现了隆起性的病变 , 从结肠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 , 也就是说肠道上出现了一些小肉疙瘩 。
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能会出现息肉 , 而在结肠和直肠中这种息肉是最多的 , 小肠息肉相对是比较少的 , 如果没有确定病理性质 , 一般都称为结肠息肉 。

肠息肉有什么危害?
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 , 可形成肿瘤 , 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
息肉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 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 , 生长十分缓慢 , 基本上不会癌变 。
而腺瘤性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 , 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 。
据研究 ,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 , 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 , 息肉越大 , 癌变的机会也越大 , 所以防止胃肠息肉癌变的关键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息肉越好 。

肠道里长了息肉 , 上厕所时早有提示 , 不要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腹泻
患有肠息肉的患者 , 他们的大便次数以及时间都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
尤其是结肠或者是存在于直肠部位的息肉 , 当它的体积比较大时 , 就会让患者总是出现想上厕所的感觉 , 会有拉肚子的症状 , 一天可能会出现好几次的腹泻 。
——腹痛
肠道表面的息肉组织会越来越大 , 从而堵塞肠道 , 排大便时可挤压息肉组织进而引起腹痛 。 一般想要拉大便时才会有腹部疼痛症状 , 拉大便后能有所缓解 。
然而若总是出现不明原因腹部疼痛 , 用药后仍然不能缓解 , 需去医院做肠镜检查 , 排除肠息肉的可能性 。

——大便带血
排便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 , 正常排便的时候 , 应该是顺畅没压力 , 排出的粪便应该是黄色以及圆柱状 。 当肠道中出现息肉之后 , 排便就会出现异常 , 受到一些挤压 , 大便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 不像正常的圆柱状 , 而是出现稀释状 , 但是跟拉肚子也是不一样的 , 需要区分开 。
除此之外大便的颜色还会发生改变 , 不似正常的黄色 , 上面还会带有便血 , 这种状况就像痔疮时的一些表现 , 所以不少人才会将痔疮跟肠息肉混淆了 , 希望你能够注意分辨 。

要如何预防肠息肉?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餐定时少吃辛辣刺激、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 各种脂肪会堆积在肠道中 , 导致肠道油脂增加 , 影响肠道健康 。 多吃粗纤维较高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 , 防止毒素堆积肠道中 , 促进肠道健康 。
2、经常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与抵抗力 , 对于许多疾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
经常运动也可以促进肠道快速消化、清除有害物质在肠道上的存留时间 , 同时 , 抵抗力的提高也能够帮助肠道减少被有害物质的侵蚀 , 从而有效地减少肠道息肉的可能性 。

3、生活要有规律
生活要有规律 , 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 , 比如整夜唱卡拉拉OK、打麻将、晚上不回家等不规律的生活会加重体质酸化 , 容易患肠息肉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保持弱碱性体质 , 使细胞增生 , 远离突变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