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又在山西体育中心救人了

山西日报新媒体采访人员李倩倩报道“快快!除颤 , 按压!”近日 , 在山西体育中心体育馆内 , 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打羽毛球时突发急症 , 倒地后面色青紫 , 无意识、无呼吸 , 情况危急 。 正在馆内准备打球的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名誉主任陈再彬立刻上前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 场馆工作人员张晓荣迅速取来现场配置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 对该男子进行两次电除颤后 ,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 经过30分钟左右的施救 , 男子逐渐恢复意识、呼吸、心跳 , 施救成功 。 随后 , 该男子由120送往医院 , 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 。
“在宝贵的黄金4-6分钟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 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 。 这次之所以能成功施救与场馆配置AED密不可分 , 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AED很有必要 。 ”在现场全程参与使用AED抢救患者的陈再彬介绍 。 2020年11月18日 , 一男子在山西体育中心游泳馆游泳时突发意外 , 救生员用馆内配置的AED及时施救 , 经过约6分钟抢救后 , 该男子逐渐恢复意识 , 此次施救也是山西省首例由非医学专业人员在医院外使用AED挽救生命的成功案例 。
AED , 全称自动体外除颤仪 , 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 。 面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 , 即使是非专业人员 , 也能立即使用AED , 给予患者电击除颤 , 帮助患者心肺复苏 。 公开数据显示 , 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人 , 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 , 如果身边的人不能及时施救 , 4-6分钟之后将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死亡 。 在人流密集场所安放AED , 可最大限度在“黄金4分钟”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 因而 , AED被誉为“救命神器” 。
“救”在身边!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又在山西体育中心救人了
文章图片
▲AED被称为“救命神器”
2020年至2022年 , 我省连续三次把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急救设备AED , 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 三年来 , 山西省红十字会作为牵头单位 , 在全省累计投放1823台AED , 集中在学校、景区、社区、交通枢纽、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 , 培训人数达11万余人次 。 其中 , 2022年共投放800台AED , 为AED项目点培训5.6万余人次 。 截至目前 , 通过在全省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自AED , 我省已累计成功救治4例心源性猝死患者 。
“救”在身边!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又在山西体育中心救人了
文章图片
▲太原地铁站实现AED全覆盖
“救”在身边!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又在山西体育中心救人了
文章图片
▲太原高铁站配置AED
我省投放的AED , 约30厘米高、25厘米宽 , 轻巧灵便 , 市民可轻松拿取 。 操作上 , AED堪称“傻瓜机” 。 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 , 人们拿到AED , 通常仅需要开启电源、将贴片贴至患者身上 , AED便会自动分析心律 , 判定是否需要电击 。 AED有电子屏幕显示和语音提示 , 操作者依照机器的指示执行 , 直到专业救护医护人员到达即可 。
“救”在身边!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又在山西体育中心救人了
文章图片
▲我省投放的AED功能
“在已经通过AED成功施救两次的山西体育中心 , 共配置有5台AED , 太原市红十字会也对场馆工作人员和教练员开展了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 。 ”山西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 , 正是由于公共场所急救设备AED的配置 , 并进行过相关专项培训 , 在现场施救过程中 , 施救者才敢出手、能施救 , 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
▲省红十字会进行心肺复苏及AED相关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通过法律保障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 , 让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时无后顾之忧 。 也就是说 , 普通公众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AED实施急救 。 据了解 , AED培训已纳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核心内容 , 山西省红十字会把每一个AED配置点作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点、宣传站 , 同步举办专项心肺复苏及AED相关培训 , 让更多公众成为能救、敢救、敢用和会用AED的红十字救护员 , 真正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