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同效同价”何以对中医形成正向激励

“同病同效同价”何以对中医形成正向激励
“同病同效同价”何以对中医形成正向激励
文章图片
近期 , 上海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 , 明确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 并按照“优势突出、临床成熟、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 , 选择了“肛痈”等22个中医优势病种作为第一批试点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 , 并选择市内22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 。 (11月2日《经济参考报》)
通俗而言 , 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 , 选一些西医不好治且花钱多、但中医很擅长且花钱少的病种 , 然后交由中医来治疗 , 只要达到了规定的治疗效果 , 那么 , 中医也可以获得和西医相同的收费 。 也就是说 , 同一种病 , 不管西医和中医谁来治 , 只要效果相同 , 就一视同仁 , 确定相同的价格 。
这个创新措施 , 触及到一种常见的医疗收费不合理现象 。 比如 , 一位骨折患者找西医治疗 , 往往需要做手术打钢钉 , 花费可能数千甚至上几万元 。 假如采用中医骨伤复位技术为主的治疗 , 不仅可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 恢复也可能更好 。 但由于中医骨伤复位主要是医生“动动手” , 按照传统的付费规则 , 收费甚微 , 打击了中医骨伤医师的积极性 。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 中医不太赚钱 , 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沦为亏损科室 , 以及中医师流失严重等 , 均与中医特色疗法的价值在收费上得不到体现有很大关系 。
假如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 中医就能更好地发挥特色项目 , 手中有绝活的中医师将会更有多机会展现实力 , 并获得更高的认可和更好的报酬 。 另一方面 , 西医也可节约大量资源 , 将床位和紧缺号源留给其他患者 。 此外 , 中医特色疗法的损伤较小 , 患者更易接受 , 比如相比西医做手术、打钢钉 , 中医骨伤复位可让患者少受许多罪 。 由此看来 , 这一举措如果能够得到较好实施 , 就可形成多方共赢 。
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是“中西医并重”在诊疗细节上的体现 , 利于挖掘中医药宝藏 , 将国之瑰宝发扬光大 。 更关键的是 , 过去医保一直以按项目付费为主 , 项目做得多赚得多 , 客观上助长了过度诊疗 。 此次按疗效价值付费 , 是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在中医药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 。 此外 , 收费模式向善治者倾斜 , 在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也是一次有益探索 。
“同病同效同价”何以对中医形成正向激励】很多医改举措术语难懂、过程复杂 , 但对患者的影响 , 却是十分具体和有感的 。 这项改革就是如此 , 它涉及到患者如何选择和评价医生、怎么看待医生的技术和治疗效果等细致入微的问题 。 患者要想配合好这项改革 , 就应该抛弃“价高即好”的固定思维 , 要认识到医德好、医术高的医生是好医生 , 但除了医德和医术之外 , 医生若能让患者尽量少花费和少遭罪 , 就能算得上好上加好 , 这样的医生 , 值得患者通过“同病同效同价”等方式 , 给予其更高的肯定 。
(原题为《“同病同效同价”何以对中医形成正向激励》作者时本来源北京青年报)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