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忽上忽下换季常咳嗽,找准病因了吗?

气温忽上忽下换季常咳嗽,找准病因了吗?
文章图片
每到换季时刻 , 气温忽上忽下 , 很容易引发咳嗽 , 而且反反复复总是好不利索 , 究竟是何病因?其实 ,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射 。 作为呼吸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者相关神经肌肉出现问题 , 都可能引发咳嗽 。
作为就医最常见的主诉 , 在国内专科门诊中 , 咳嗽患者约占三分之一以上 。
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 , 特别是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 , 因诊断不明 , 很多患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 , 或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和镇咳药物 , 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 , 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 产生一定经济负担 。 因此 , 掌握正确方法防治咳嗽 , 对每一位居民而言都非常重要 。
气候和气温变化易致急性咳嗽
咳嗽按病程时间可分为:急性咳嗽(小于3周) , 亚急性咳嗽(3-8周) , 慢性咳嗽(大于8周) 。
换季时气候和气温往往会发生变化 , 此时发生的咳嗽多为急性咳嗽病程 , 如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疾病 。 普通感冒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 , 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 , 伴或不伴发热 。
治疗一般予以对症治疗 , 如退热、抗组胺药物减轻鼻部充血 , 咳嗽剧烈时镇咳等处理 , 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 且常继发细菌感染 。 冷空气、粉尘及刺激性气体也可引起此病 。
起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随后咳嗽可逐渐加剧 , 伴或不伴咳痰 , 伴细菌感染者常咳黄脓痰 。 一般呈自限性 , 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 。
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为主 。 适当镇咳药(包括中枢镇咳药和作用在周围神经的镇咳药)可以控制夜间咳醒症状和咳嗽的频率 。 痰液多的患者要注意使用祛痰药物 。 其他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等可减轻鼻部症状 。 非甾体抗炎药可减少病毒感染症状 , 如头痛、乏力和肌痛 , 又能有效地抑制炎性介质所致的咳嗽症状 。 若有细菌感染 , 如咳脓性痰或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者 , 可依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感染后咳嗽多为自限性 , 多能自行缓解
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 , 咳嗽仍迁延不愈 , 则称之为感染后咳嗽 , 病程多表现为亚急性咳嗽 。 除呼吸道病毒外 , 其他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可引起感染后咳嗽 , 其中以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 , 又称为“感冒后咳嗽” 。
感染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 通常持续3-8周 , 胸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 。 多为自限性 , 多能自行缓解 , 通常不必使用抗生素 , 但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感染后咳嗽 , 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 对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及减充血剂等 。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 , 咳嗽往往也是常见症状 , 换季容易诱发伴咳嗽的哮喘发作 。 究其原因如下:随着季节的交替 , 气候和气温发生变化 , 冷空气刺激呼吸道 , 导致人体内的神经分泌失调 , 进而造成支气管黏膜毛细血管扩张 , 气道分泌物增加 , 很容易诱发哮喘及咳嗽发作 。
除此之外 , 秋冬是尘螨繁殖的季节 , 空气污染 , 刺激物也会随之增多 , 人体吸入这些物质后 , 会造成呼吸道过敏 , 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 伴或不伴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