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67亿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以上慢病,该如何预防?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 , 截至2021年底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 , 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 , 占总人口的14.2% 。 此外 , 我国33.5%的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2种以上慢病 , 慢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 。
老年人群慢病占比高
我国2.67亿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以上慢病,该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老年人群慢病占比高
老年人群住院花费多
我国2.67亿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以上慢病,该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老年人群住院花费多
导致慢病的病因是什么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源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如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喝酒四大危险因素 。 同时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气候等因素也有关 。
慢病的特点有哪些
慢病是终生性疾病 , 由于无法治愈 , 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
三低特点:知晓率低、治愈率低、控制率低;四高特点:发病率高 , 并发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慢性病
PART01
肝硬化
我国2.67亿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以上慢病,该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肝硬化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 , 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 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 , 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 并有多系统受累 , 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
预防肝硬化
预防本病首先要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 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给予积极治疗 。 注意饮食 , 合理营养 , 节制饮酒 , 加强劳动保健 , 避免各种慢性化学中毒也是预防的积极措施 。 对于有上述病因而疑有肝硬化者应及时进行全面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 , 争取在代偿期得到合理积极治疗 , 防止向失代偿期发展 。 定期体格检查 , 同时避免各种诱因 , 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防治乙肝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新生儿和高危人群应注射乙肝疫苗 , 乙肝患者给予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严格执行器械的消毒常规 , 严格选择献血员;
节制饮酒 , 注意合理的营养 , 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加强劳动保健 , 定期体格检查;
避免工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慢性化学品中毒 。
PART02
糖尿病
我国2.67亿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以上慢病,该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障碍所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 , 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 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疲乏无力等 。 本病多采用饮食、药物、运动等综合治疗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重要器官 , 导致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 , 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 急性并发症不及时处理 , 严重可危及生命 。
预防糖尿病
参与医院组织的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教育、保健计划;
提倡合理膳食 , 经常运动 , 防止肥胖;
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延缓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
PART03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国2.67亿老年人,同时患2种或以上慢病,该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 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 , 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 。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 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 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 。 虽然近几十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 但非典型风湿热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