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 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 相较于百年前 , 人类寿命翻了一番 。 这主要归功于三个领域的关键突破:细菌学说、疫苗和抗生素 。
与许多科学突破的故事一样 , 抗生素的发现充满了戏剧色彩 。
17世纪以前 , 人们对细菌的研究还很少 , 感染细菌如同身患绝症一样让人恐惧 , 科学家苦苦研究对抗感染药物而无果 。 1928年 , 弗莱明教授在研究葡萄球菌时 , 由于实验盖没有盖好 , 青霉菌恰好飘到了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 , 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球菌被溶解了 , 抗生素时代自此开启 。
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文章图片
作为对抗感染的首选药物 , 抗生素宛若一件战胜病菌的有力武器 , 在临床治疗中大量使用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 抗生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 然而在帮助人类对抗感染的同时 , 其滥用也导致了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 上世纪五十年代 , 一个病人一次注射青霉素只需要20万单位 , 而到了九十年代 , 一个病人每一次注射的青霉素需要80-100万单位 , 青霉素用量几乎增加了近5倍 。
还在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大量的青霉素环境中 , 细菌也遵循着“达尔文”进化论不断升级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被杀死 , 而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留了下来 。 世卫组织曾发出警告:世界各国滥用抗生素使一度可以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治愈 。 以肺炎链球菌为例 , 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比例已从1995年的21%增加到1998年的25% , 人类将面临对曾经最容易治疗的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而难以治疗的窘境 。
不仅如此 , 在一代代的迭代中 , 细菌甚至不再对抗生素药物产生反应 。 2008年 , 沃什发现一种来自印度新德里的肝炎杆菌 , 它不仅对普遍使用的头孢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具有抗药性 , 而且对于目前唯一可以有效安全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有抗药性 。 自此 , 人类“最后一道防线”也已被打破 。
王选锭教授讲解“抗菌药物使用超标现状”↑↑
与此同时 , 新的耐药机制不断出现并且在全球传播 , 应对耐药菌的有效药物缺失 , 使本就严峻的形势变得更加艰难 。 世卫组织透露 , 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几十种抗生素中没有一种能够解决世界上最危险细菌的耐药性问题 。 英国抗菌药物耐药评估委员会估计 , 如果找不到应对耐药菌的方法 , 感染将更难治疗 , 到2050年每年会因此多死1000万人 。
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 , 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国 。 早在2015年 , 英国学家吉姆·奥尼尔就曾指出 , 中国应将抗生素耐药感染列入2016年G20峰会的讨论内容 。 “中国每年生产21万吨 , 出口3万吨 , 其余全部自销 , 人均消费138克 , 是美国的10倍 。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 , 所有人都将受到抗生素耐药性致死的威胁 。 “
近年来 , 我国高度重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 , 对抗生素处方药市场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 。
2012年8月1日 , 我国史上“最严限抗令”之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
2018年5月10日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 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2020年7月23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 持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