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沃野尽“丰”景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田畴沃野尽“丰”景
——北票市秋收一线见闻
田畴沃野尽“丰”景
文章图片
马友营乡辣椒丰收 , 农民正在晾晒辣椒 。 本版图片由本报采访人员张旭摄
田畴沃野尽“丰”景
文章图片
蒙古营镇跃进村大棚番茄喜获丰收 , 农民装车运往批发市场 。
田畴沃野尽“丰”景
文章图片
北塔镇村民收割大田玉米 。
张炜东本报采访人员张旭
核心提示
黄澄澄的玉米 , 红艳艳的辣椒 , 圆溜溜的番茄……深秋时节 , 在北票市广袤的乡村田野上 , 到处呈现出一幅幅丰收的图景 , 农民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
今年 , 北票市通过夯实农业基础 ,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进一步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 全市种植玉米107.6万亩 , 种植杂粮32万亩 。 同时 , 北票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 辣椒种植面积达22.2万亩 , 大棚番茄产量近41万吨 , 产值22亿元 , 成为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红火产业 。
大田作物丰收稳粮保供底气更足
“今年风调雨顺 , 玉米收成喜人 , 个个颗粒饱满!我这几片地加起来一共200亩 , 种的全是玉米 , 亩产量可达到1500斤 , 按目前的收购价格计算 , 收入在30万元左右 。 ”金秋时节 , 在北票市北塔镇房申村 , 村民翟福明笑呵呵地对采访人员说 。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 , 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 , 农民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
今年 , 北塔镇稳定粮食生产 , 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7.95万亩 , 其中 , 玉米种植面积5.42万亩 , 高粱8000亩 , 谷子5000亩 , 杂粮2000亩 , 豆类800亩 。 同时 , 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 发展特色产业 ,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
金秋时节 , 北票市乡村田野处处呈现丰收美景 。 在宝国老镇扣卜营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 , 大豆喜获丰收 , 一片片颗粒饱满的大豆在田间完成晾晒 , 农户熟练地将大豆装车运回 。 据介绍 , 今年 , 宝国老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激发村民持续扩大套种规模的热情 , 助农增产增收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 , 可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 , 实现增粮不增地 。 通过现代化方式和理念进行播种、管理 , 保证玉米产出率 , 还额外收获了大豆 。 目前 , 该基地套种的500亩大豆已收获完毕 , 亩产300斤 , 套种玉米每亩产量达1500斤 。 玉米不减产 , 多收一季豆 , 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让村民喜笑颜开 。
同时 , 宝国老镇结合实际 , 积极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 , 改善和修复全镇农业生态环境 ,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 绿色可持续发展 。 今年 , 该镇采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玉米3500亩 , 种植出的玉米根系扎得深 , 能抗风 , 每亩地相当于减少施肥量10% , 节约了成本 , 增加了农民收入 。
保护性耕作是秋收后把秸秆铺在地表 , 使地表根茬和秸秆覆盖率至少达到30% , 来年春天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的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 。 因其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发育、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等特点 , 深受农户认可 , 成为农户增收的新途径 。
据介绍 , 今年 , 北票市共落实黑土地保护性耕作32万亩、土地托管13万亩、轮作休耕9万亩、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18.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 。 全市种植玉米107.6万亩、杂粮32万亩 , 进一步稳定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