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建议:别轻易和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是生活中很多家长都爱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 比如:
当孩子想拿一样东西拿不到的时候;
当孩子玩积木遇到苦难的时候;
当孩子和小伙伴玩游戏出现矛盾 , 立刻要回家的时候;
……
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回应:
自己拿 , 你可以的;
你再自己多试试;
你自己想清楚 , 不玩就回家;
……
让家长纳闷的是 , 明明是想教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 为什么每次这样说完 , 得到的都是「孩子不理会、做不到甚至大哭大闹」的结果呢?今天就来聊一聊 。
真心建议:别轻易和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学会向别人求助
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关键
独立很重要 , 但是如果只强调独立 , 让孩子反复尝试、反复失败 , 多数孩子一开始的反应只有大哭大闹或生闷气 , 时间久了就会选择放弃、逃避 。
就像一个成人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 没有人告诉你工作职责和范围、没培训、没资料做参考、没有同事帮助 , 你会感觉怎样?
无助 。
这个时候 , 会求助就非常重要了 。
美国社会情绪学习(SEL)课程指出 , 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技能包括和别人玩耍时提出积极的建议、合作、倾听、交流、寻求帮助以及有效解决人际冲突等能力 。
求助技能好的孩子 , 也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他们更可能以恰当的方式与同伴、老师进行互动 , 并更多地获得他们对自己学业的支持 。 比如 , 请教老师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对老师微笑等 , 这些积极的互动方式使他们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
真心建议:别轻易和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向人求助 , 看似简单 , 却是孩子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关键技能 , 也是影响孩子未来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 。
相反 , 如果孩子没有获得与年龄相适应的求助技能 , 会怎样呢?
就像开头的情景 , 在面对任务和挑战时 , 孩子很容易养成消极的沟通方式 , 不主动与父母交流 , 或者习惯于用激烈的情绪方式表达 。
更大的问题是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当孩子去了幼儿园和学校 , 可能就没法用良好的方式获得老师和小伙伴的关注与支持 , 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心理上的韧性 , 形成比较低的的自我评价 , 遇事容易放弃 。
因此 , 想要让孩子能够获得独立做事情的技能 , 意愿和能力缺一不可:孩子有自主做事情的主动愿望和具备如何求助、获取支持的能力 。
那么「向人求助」的技能 , 到底该怎么教给孩子呢?我们继续聊 。
这样跟孩子互动
让孩子掌握求助的技能
对于低龄幼儿来说 , 主要就是从跟大人的互动中学习 , 学习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需要什么」 , 并且用合适的方式求得帮助 。
真心建议:别轻易和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直接示范怎么说、怎么做
我们平时在家里 , 跟家人互动时 , 也会说「帮我一下 , 好吗?」
但是这些时候 , 孩子并不会主动注意这些话 , 因为对孩子的帮助 , 大人们往往都是自动「奉上」的 。
孩子想要拿一样东西 , 大人要么坚持让孩子自己拿 , 要么就主动上前给取过来 , 也有玩笑一句「你笑一个 , 我就给你拿」 。 这样孩子当然不会学到正确的方式 , 因此「提醒注意」就要提上日程了 。
给孩子正确的示范 。 比如跟孩子爸爸说「你能帮我拿一瓶水吗」 , 得到帮助之后要郑重地说「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