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放下2种执念,强迫症、焦虑症也能好!

心理学家:放下2种执念,强迫症、焦虑症也能好!
文章图片
神奇的事发生正在你的身上呢 , 不知是否意识到了?
比如一位焦虑的患者 , 担心的可能不是新冠病毒 , 就是怀疑得什么大病 , 强迫患者脑海中的恐怖的画面不是怕出门遇到危险 , 就是曾经被伤害的念头 。 你害怕恐龙吗?不会!因为在你的大脑就没有对它恐惧的机制 。 心理学认为 , 害怕(恐惧)是习得的:一部分是发展史上保留的(对我们有益处的 , 好比看到老虎汗毛就立起来) , 另一部分是自我成长中学习来的 。
2、3岁自主意识(有心眼、有自己想法了)慢慢形成 , 跟父母会产生权利之争 , 同时在不断测试边界感 , 如果被反复教育要听话 , 父母不断批评、惩罚 , 势必导致自己的冲动被压抑下去 , 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危险的 , 因为原本正常的感觉和渴望也在被压制的行列 。 长此以往 , 恐惧、压抑的思维方式就会被不断激活、强化 , 被固定下来“真的”成了你的 。
心理学家:放下2种执念,强迫症、焦虑症也能好!
文章图片
强迫症、焦虑症的朋友们 , 我们已经非常清楚 , 恐惧、焦虑、害怕的思维方式 , 哪怕暂时它看起来在自己身上非常牢固 , 但这一切都是学习来的、是习得的 。 紧急状况一出现 , 比如冒出来一个恐怖的画面、闪过一个可怕的想法 , 内心为了寻求一种“平衡状态” , 不得不开启“保护壳”——做点什么 , 避免它的发生 。 虽然这一切都是“圈套” 。
一、谨慎圈套
中了自动化“圈套”的人 , 潜意识会默认以往模式 。 比如边吃饭边看电视 , 一顿狂塞 , 手会自动往嘴里送 , 没有大脑意识层面的支配 , 手不擅长做这件事 , 直到撑得不行才停下来 。 强迫、焦虑的患者更不由自主就会被卷入到“圈套”中 , 只有“撑”了、痛了 , 才有所觉察 。 得想办法让自己识别“圈套”、然后离它远远的 , 你就开始脱身了!
李宏夫老师《情绪自救》一书中观息法觉察呼吸的练习 , 就是不断破除圈套、打碎保护壳、冲破内在防御机制 , 自我监测、自我脱敏、自我疗愈的过程 。 每次从不舒服、从胡思乱想中回到呼吸上 , 就是一次又一次从过去的思维方式中挣脱、从旧有习性蜕变的过程 , 持续专注呼吸 , “圈套”会自动脱落 。
心理学家:放下2种执念,强迫症、焦虑症也能好!
文章图片
二、排斥“异物”
仔细斟酌 , 恐惧的、害怕的、担心的对象 , 它们都散落在现实生活中 , 尤其是强迫症的想法 , 大部分都会跟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 , 甚至看起来这个想法本身听起来还挺合理 , 能在哲学层面好好思辨 。 这样高深 , 怎么还会强迫、焦虑?还会痛苦呢?
排斥 。 这就对应了在2、3岁时被不断打压后 , 正常的渴望和感受也会被贴上“不应该”“不值得”的标签 , 这种思维模式无法接受“灾难性想法只是想法”“恐怖画面只是画面” , 强迫、焦虑“圈套”中患者往往在潜在标贴作用下 , 不加区分的认同想法的内容 , 认定想法不属于自己、它就是个异类 , 不该自己所有 , 更不能、也不该出现在自己身上 。
谁都不会为自己长了一个鼻子、十个手指头而痛苦 , 它们不会引起不适感 , 也不会对这事敏感 , 因为我们的底层逻辑是“接受” 。
心理学家:放下2种执念,强迫症、焦虑症也能好!】推荐强迫症、焦虑症看看李宏夫老师《战胜强迫症》这本书 , 书中亦止法和观息法练习 , 协助你一步步做到接受、做到不执着 , 化解底层恐惧的防御 , 建立平和安定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