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健康在线|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肾病健康在线|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文章图片
正值金秋 , 风高气爽的季节虽然肤感舒适 , 但早晚温差大也让不少人发现身体有干燥的烦恼:鼻咽干燥、咽痛干咳、牙龈肿痛、眼睛皮肤干燥、瘙痒难耐、睡眠不安稳、脸上痘痘狂冒、头发干枯打结……
各种“热气”现象出现了 , 其实都是“秋燥”的典型症状 。 其中的原因多是由于气候变化 , 秋季干燥 , 人体缺少水分 , 加上早晚温差大 , 脏腑容易失调 。 此外 , 很多人会习惯入秋“贴秋膘” , 进食温补肥腻之品 , 也会导致上火 。
秋燥是怎么来的?
中医认为 , 燥为秋季主气 , 外燥通常称为“秋燥” 。 秋燥影响人体出现的各种不适 , 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类型 , 是说外燥的性质有寒热之分 。
温燥常出现在夏秋交替之时 , 暑热未清 , 气候尚热 , 却干燥少雨 , 故燥之所伤 , 常兼湿热 , 困扰于体内 , 感之而为外感温燥证 。 目前广东就正是温燥容易影响人体的季节 。
肾病健康在线|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文章图片
凉燥则开始于秋冬交替之时 , 秋气渐深 , 冬令将至 , 炎暑渐去 , 气候冷凉 , 干燥无雨 , 此时的“燥”常常兼夹有寒冷之气 , 感而受之者 , 形成凉燥证 。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杨敏博士提醒说 , 秋燥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 但一些小不适症状也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 , 进而容易因感冒诱发呼吸道疾病 , 一些本来就身患疾病比如肾病病人等 , 原有的疾病容易加重 。 透析患者甚至会因为口渴难耐 , 会大量饮水 , 就可能引发心功能衰竭 。
如何预防缓解秋燥?
燥最易伤肺 , 肺主皮毛 , 因此秋燥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 , 出现各种“干燥症” 。 比如口唇干燥、鼻腔干燥、皮肤干燥等 。 因此 , 秋季养生贵在“润燥养肺” 。
秋天气候干燥 , 人体缺少水分 ,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 , 适当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 , 比如甘蔗、百合、银耳、淮山、蜂蜜、藕等 。 如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 , 则功效更佳 , 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
应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 , 如辣椒、生姜等 , 这些食物容易上火 。 多吃水果 , 效果最好的是梨 , 甘蔗、香蕉、苹果等 , 也是不错的选择 , 不仅能补充人体水分 , 又是秋季养生的饮食良方 , 还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 可谓一举三得 。
杨敏医生建议 ,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不仅仅是多喝水 , 除此之外 , 大家也可选用一些中药茶饮进行对症调养 , 以下茶饮方可作参考——
1.润燥清火饮
连翘10克、天冬15克、栀子10克、淡竹叶10克、草决明10克、甘草3克 。
适应症:燥气化火 , 耳鸣目赤 , 牙龈咽喉肿痛 , 眼睛干涩、心烦多梦 。
2.生津益胃饮
肾病健康在线|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文章图片
西洋参10克、沙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
适应症:热病后胃津未复、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舌燥唇干、舌红无苔 。
3.增液润燥饮
肾病健康在线|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文章图片
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
适应症:津液枯竭 , 口燥作渴 , 便秘不通 。
4.润燥养荣饮
肾病健康在线|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文章图片
当归15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
适应症:血虚生燥 , 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发干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