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电子产品伤眼睛,普陀区试点开展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运动干预“对症下药” , 在预防近视的同时 , 还能弥补孩子的体能弱项 。
玩电子产品伤眼睛,普陀区试点开展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
文章图片
先是在E字表前划上下左右 , 进行一系列视力检测;随后是走独木桥、小兔子跳、障碍跑等 , 完成一组体质测试项目 。 近日 , 在普陀区童的梦艺术幼儿园颐和园分园 , 100余名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上了一场特殊的活动课 。
运动促进健康 , 把健康关口前移 。 从2021年开始 , 普陀区体育局率先启动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项目 , 引进第三方专业体育机构 , 抓住3到6岁儿童的“运动敏感期” , 通过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 , 为孩子打下健康基础 。
为何需要运动干预
使用电子产品正在加重幼儿的用眼负担 , 使得近视不良率的低龄化情况较普遍 。 在颐和园分园 , 新生入园体检时 , 就发现有幼儿存在散光或是屈光不正的情况 。 对此 ,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没关系 , 先观察一下 , 等大一点发育再说 。 但从专业角度来说 , 视力不良越早干预越好 , 多参加户外运动就是干预方法之一 。
玩电子产品伤眼睛,普陀区试点开展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
文章图片
运动是体医融合的重要手段 。 普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预防近视首先要降低幼儿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 减少屏幕接触时间 , 同时增加有益于视力保健的体育活动 。 我们希望引入专业团队 , 通过运动对幼儿视力预防进行有效的干预 。 ”
据了解 , 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项目为期三年 , 每年将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 。 视力检测项目包括裸眼视力、电脑验光、曲率、眼轴 。 体质测试项目包括灵敏、柔韧、平衡、协调、力量 。 每周有专业的体育老师进幼儿园 , 开设由体适能游戏营和绘本运动营组成的运动游戏课程 , 引导孩子参与运动、喜欢运动 ,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玩电子产品伤眼睛,普陀区试点开展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
文章图片
颐和园分园副园长介绍 , 幼儿园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对幼儿教育的相关要求 , 安排孩子们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 包括户外的游戏和户外的运动 , 但较少有针对孩子体育技能的专项运动 。 “现在的运动干预项目在试验班和对照班以课题的形式展开 。 我们也希望通过前后对比 , 让家长看到运动对预防孩子近视、增强身体素质的成效 。 ”
线上线下家长陪伴
开展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项目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支持 。 项目实施前 , 幼儿园给家长们发放了问卷调查 , 问询孩子和家长的视力情况以及孩子日常的用眼习惯;还有告家长书 , 让家长充分了解干预项目是以运动游戏为核心的趣味化干预方式组合 。
体适能游戏营有“走、跑、跳”“投、拉、压”“攀、爬、钻、滚”“综合协调平衡感统”四个大类的游戏 , 可以综合提升儿童的灵敏度、平衡性、力量及柔韧度 , 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 促使儿童自主活动的形成 。 绘本运动营则让儿童在阅读和游戏中锻炼身体、认知自我、建立自信 , 从而产生主动保护视力、积极运动的意识 。
玩电子产品伤眼睛,普陀区试点开展幼儿近视预防运动干预
文章图片
每周一次的线下课程因为形式多样有趣 , 还有丰富的小道具 , 深受小朋友的欢迎 。 比如托球看字、抓气球、托球疾行、快乐掂气球等运动游戏 , 能增加眼球的运动幅度和频次 , 强健眼部神经和肌肉 , 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
疫情特殊时期 , 不仅有线下教学 , 还有线上亲子运动打卡 。 运动游戏营版块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家庭运动内容 , 降低了家长的时间成本 , 可以更有的放矢进行家庭教育 , 跟孩子一起完成亲子游戏打卡 。 家长课堂版块则提供了护眼科普小知识 , 比如避免不良用眼行为、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等;此外还提醒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 积极引导孩子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60分钟以上 , 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 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每日运动打卡 , 养成锻炼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