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的最好饮食方式是少吃 你知道吗

我们都想吃好 , 其实吃的再好不如不吃 。 换句话说 , 多吃不如少吃 , 每顿少吃一口 , 身体会更健康 。
我们都重视饮食 。 而且 , 都想吃的好一些 。 事实上 , 吃的好不一定可以更健康 。 试看近二十年来 , 食物越来越丰富了 , 我们吃的越来越好的 , 可是 , 疾病种类以及患病人群都都在增长之中 。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的观点是 , 吃的太好 , 容易伤损脾胃 。 脾胃一伤 , 痰饮即来 。 而痰饮为众病之源 。 中医有谓:百病生于痰 , 又有杂病生于痰 , 以及怪病生于痰之说 。
一、脾胃为本
脾胃主运化水谷 , 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 。 生命依赖气血 , 气血依赖脾胃 。 由此说 , 为了维持生命 , 调理脾胃非常重要 。 医圣张仲景重视养脾胃 , 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多用生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来顾护脾胃;明代大医李中梓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 , 重视滋后天易培先天;清代大医黄元御更重脾胃 , 认为脾胃为人身气机升降的枢轴 , 土为轴 , 木火金水四维为轮 。 以此来论述天地阴阳升降 , 五行承制 , 万物化生之理 , 以及论述人体脏腑生成 , 气血本原 , 精神化生 , 形体结聚之理 。
养脾胃的最好饮食方式是少吃 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立足脾胃中气 , 不但可以更好地维持生命 , 更能让我们在患病后更容易康复 。 不管是养生还是治病 , 都当以脾胃为本 。
我临床治病 , 总围绕着脾胃处方用药 。 我观察到 , 这样更有效果 , 特别是远期疗效更高 。 比如 , 肿瘤晚期 , 病人正气溃败 , 体瘦乏力 , 此时若能紧紧抓住脾胃下功夫 , 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恶病质状态 。
二、调节饮食即是调理脾胃
老百姓生活中都会流传着一些关于调节饮食的俗话 , 这些俗话都极有道理 , 值得我们重视起来 。
一则 , 俗话说:“人是铁 , 饭是钢 , 一顿不吃饿得慌” 。
为什么?因为水谷可以化生气血以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 。 进一步说 , 不吃饭 , 就没有足够的气血 , 生命就会受到伤害 。
养脾胃的最好饮食方式是少吃 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由此说来 , 我们要努力吃饭 , 越多吃越好吗?当然不是 。 《内经》告诉我们 , “食饮有节” 。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吃的过多或过于肥甘厚腻 , 容易伤损脾胃 , 导致后天之本受损 , 反而无益于健康 。
二则 , 俗话说:“吃得越饱 , 死得越早” 。
这话非常有道理 。 从医学上来讲 , 吃太饱会导致很多健康危机 。 吃太饱不但容易引发癌症 , 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 从中医来分析 , 吃的太饱最伤脾胃 。 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 脾胃一伤 , 百病丛生
三则 , 俗话说“病从口入” 。
吃东西会导致疾病吗?当然不是 。 但如果饮食不节 , 却容易诱发疾病 。 事实上 , 很多时候食物本身并没有错 , 而是我们的饮食方式出了问题 。 比如 , 长期高盐饮食容易诱发高血压 , 长期吃得太饱可能会导致胃部疾病 , 吃过多腌制食品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
一位读者留言:“我前几年拼业绩各种喝酒 , 各种吃大鱼大肉 , 胖了二十斤之后 , 什么病都来了:高血糖、高血脂、肠胃炎 , 身体各处筋膜莫名其妙产生炎症 , 血液循环不好 , 受不了寒 , 受不了热 , 也受不了潮 , 去年还失眠 , 吃了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激素西药之后更胖了 , 病从口入啊!”希望这样的悲剧少些 , 再少一些 。
三、调节饮食的原则
为了健康 , 一定要调节饮食 。 那么 , 调节饮食当把握怎么样的原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