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常劝人别轻易开刀,一文了解下

众所周知 ,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 , 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人们对于癌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 因此 , 在医学研究中 , 癌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
“100年后还会有癌症 , 最多就是人类做得好 , 能够控制住癌症 , 但是不可能消灭 。 ”
这句看似态度消极的话 , 正是出自汤钊猷院士之口 。
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常劝人别轻易开刀,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癌症 , 是危及当今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 , 而身为已经从事肿瘤临床研究工作50多年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 汤钊猷院士 , 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 , 也有着他自己充分的理由 。
今年92岁的汤钊猷是中国工程院首位临床肿瘤学界的院士 , 也是国际著名肝癌研究专家 , 已经研究癌症50多年了 。
汤院士奠定了小肝癌研究的基础 , 使肝癌从“不治之症”变成了“部分可治之症” , 是国际上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的第一人 。
近年来 , 汤院士通过节目和采访 , 积极向大众科普癌症知识 , 今天 , 总结了汤院士说过的四句话 , 分享给大家 。
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常劝人别轻易开刀,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癌症不能一切了之 , 一刀下去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患者都以为 , 肝癌是我们体内另外长出来的癌细胞 , 一定要开刀切除掉才放心 , 但其实很多患者的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 。 其实癌细胞也是我们身体内部正常的细胞转变过来的 , 说简单点 , 就是身体内外失衡 , 然后把良好的细胞改造变成了癌细胞 。
汤院士劝大家一句 , 发现了癌细胞 , 不要轻易就去想开刀的事情 , 那些想着一刀子下去就直接切除病灶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 ”
改造机体的方法有很多 , 汤院士的实践证明 , 适度的运动 , 尤其是坚持游泳特别有效 。
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常劝人别轻易开刀,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在致癌过程中 , 人也可以不停的造癌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 , 致癌因素太多 , 有环境污染如水污染 , 食品污染以及空气污染 , 有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缺乏锻炼 , 吸烟 , 酗酒 , 有装修污染 , 慢性病发病率高 。。。。
汤院士提出 , 癌症不能根除 , 充其量只能得到控制 , 100年后癌症仍然存在 ,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正在预防和治疗癌症 , 同时也正在“制造”癌症 。
中西医结合 , 治癌更有效
汤钊猷认为 , 中国特色的抗癌医学之路 , 就要“洋为中用” , 还要加上“中国思维” , 两条腿走路 。 他提到 , “小肝癌”概念的提出就是中国思维的运用 。
他们发现 , 通过验一滴血中的甲胎蛋白含量 , 可以对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 “小肝癌”这一全新概念 , 让汤钊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 , 成为“小肝癌”研究的奠基人 。
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常劝人别轻易开刀,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游泳也是抗癌良方
汤钊猷的一名患者说5年来按照汤医生的嘱咐 , 除了定期使用干扰素之外 , 每天坚持游泳20到30分钟 。
这位患者在汤钊猷的众多病人中并不是个例 , 为了找到游泳对癌症患者有益的科学依据 , 汤钊猷的博士生做了对照研究 ,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了2015年的权威杂志上 。
研究结果证明 , 适度游泳的肝癌患者生存时间长于不游泳和过度游泳的患者 , 原因在于 , 适度游泳能提高体内的多巴胺 , 而多巴胺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
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常劝人别轻易开刀,一文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