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亲友如相问,就说在看修驴蹄”,解压视频为何如斯上头? 睡前聊一会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心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 , 梦中有世界 。 听众朋友们 , 晚上好 。
这样的体验你或许并不目生:忙碌了一天后的疲劳夜晚 , 打开视频软件 , 却莫名被养殖场修驴蹄的“土味”封面吸引——只见老师傅提起驴蹄 , 拿着专业工具“剪、切、削、磨” , 一顿操纵后 , 不仅把原本上翘或畸形的蹄子归置整洁 , 也令看视频的你获得了几分钟短暂的平静 。 紧接着 , 在大数据推荐下 , 再刷刷“切肥皂”“洗地毯”“挖太空沙”等贴着“解压”标签的短视频 , 极度无聊却又能引起“极度恬静” , 一不留神竟又到了凌晨两三点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
“夜半亲友如相问,就说在看修驴蹄”,解压视频为何如斯上头? 睡前聊一会儿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沉醉式切玉米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药剂师码药挽救了强迫症的深夜emo”……据统计 , 目前各视频平台上 , 有关解压的话题或标签近百个 , 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破千亿 。 浏览下来不难发现 , 目前流行的解压视频大体上分为两类 。 一类是“重塑” , 例如将肥皂切成密密麻麻的小块、将衣服按照颜色分类归置、帮海龟清理藤壶等 , 通过打破原本状态 , 实现秩序重建 , 可以把人的情绪逐渐释放出来 , 让压力得以消解;另一类则是“重复” , 好比无穷轮回的三维动画、往返涂色发出“白噪音”、一层一层堆叠积木等 , 通过简朴重复的机械流动、持续舒缓的声音刺激 , 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 , 减轻焦急症状和负面情绪 。
种种千奇百怪的解压视频为何让现在的年轻人如斯上头?在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中 , 一些年轻人或因初涉职场 , 岗位竞争激烈 , 或因刚入社会 , 开销负担较重 , 又或是在家庭与职场的不同场域间辗转腾挪 , 难以避免紧张焦急 。 现实生活中的困扰、前进道路上的困惑 , 让一些人面对压力时“心理内存”不够 , 导致“压力自我复制” 。 解压视频 , 恰是用虚拟世界中的单调重复 , 消解现实世界中的“压力过载” , 让大脑短暂放空 , 内心重获平静 , 可被视为年轻人自我疗愈的“减压阀”、情绪调节的“稳定器”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五花八门的解压视频 , 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宣泄压力的精神推拿 , 可若不加节制、沉溺其中 , 只会因铺张了更多时光和精力而徒增烦恼 。
“夜半亲友如相问,就说在看修驴蹄”,解压视频为何如斯上头? 睡前聊一会儿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光明网
事实上 , 刷解压视频不外是年轻人当下“解压弄法”中的冰山一角 。 “早C午T晚A(早咖、午茶、夜酒)”的排压公式 , 是忙碌生活中保持松弛的典礼感;“逗猫、撸狗、剧本杀”的休闲时光 , 是解压新业态融合交叉的多元化;“足疗、推拿、打毛线”的复古体验 , 则是如今线下解压经济的“中坚力量” 。 年轻人把解压这回事儿整得够明白 , 商家们也在“解压江湖”中赚得钵满盆盈 。 手工潮人们青睐的簇绒 , “突突”一回 , 收费不菲;泥圈达人们爱囤的史莱姆 , 一盒几十元 , 一次就报废 。 实在 , 单纯依赖这些看似新奇的“解压神器”开释压力 ,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加自己对“解压神器”们的依靠 , 不知不觉就滑入种种以舒缓为名的消费主义陷阱 , 让顶着压力赚来的钱 , 终究仍是花在了解压上 。
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 , 会收成成功和喜悦 , 也会面临难题和压力 。 不外也要看到 , 顺境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的财富 。 当风雨来临 , 真正的“解压神器”始终得握在自己手里 , 只有在坚硬现实中不断磨砺意志、修炼心态、晋升自我 , 才能面对难题不消沉 , 面对压力愈坚韧 , 做自己身体和情绪的主人 。 当焦急来袭 , 也需要整个社会重视时代变迁中的“小情绪”、发展转型期的“阵痛感” , 为年轻人拂拭萦绕心头的暮气 , 激发追逐梦想的朝气 。 让一项项关注年轻人现实困难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 匡助青年群体修养决心信念、纾解压力 , 更多青春身影才能轻装前进、踏实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