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走出糖尿病前期,有这几个关键点

健康大家谈
今天 ,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做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健康报社和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主办的“健康大家谈”直播活动 , 针对公众关心的糖尿病相关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 健康中国带您快速浏览核心要点 。
联合国糖尿病日|走出糖尿病前期,有这几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认识糖尿病前期
01
血糖异常升高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郭立新教授:血糖升高能否成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 这取决于血糖值是否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人为界定的 , 患者在糖尿病确诊之前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血糖指标异常等 , 这个时候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糖尿病前期 。
一旦血糖值超过正常标准 , 这时最重要的是进行进一步的血糖检查 , 以判断究竟是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 。 另外 , 也要关注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相关的一些临床表现 , 比如口渴、多饮、体重下降、容易饥饿 , 乏力 , 或者皮肤感染、损伤后恢复得非常慢 。
02
糖尿病前期距离糖尿病还有多远?
郭立新教授:糖尿病前期 , 其实就是个人的血糖值已经超出正常值 , 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如果个人的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6.1毫摩尔每升 , 小于7.0毫摩尔每升 , 或者用75克葡萄糖做糖耐量试验 , 两个小时后的血糖值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每升 , 小于11.1毫摩尔每升 , 这种情况叫作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前期有三种转归 。 第一种转归: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 , 这一部分糖尿病高危人群复转成为健康人群 。 第二种转归:维持现有糖尿病前期状态 。 第三种转归:发展到糖尿病阶段 。 我国相关数据显示 , 如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进行相关的干预 , 20年以后 , 其中超过90%的人将发展成为糖尿病 。
所以 , 糖尿病前期既是一个危险阶段 , 也是一个我们要应对挑战的阶段 。 如果干预得好 , 患者就有可能复转到健康状态 。
03
糖尿病前期有没有明显的症状?
郭立新教授:实际上 , 糖尿病前期很少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 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会出现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 , 但是有一部分糖尿病前期的人会有容易饥饿的感觉 , 也有一部分人会感觉轻微的口渴 , 还有一部分人会感觉乏力 。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最容易出现的临床表现 , 是进食量的增加以及午餐以后出现低血糖 。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 , 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生育史 。 糖尿病前期的人 , 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
联合国糖尿病日|走出糖尿病前期,有这几个关键点
文章图片
走出糖尿病前期 , 关键看这里
04
走出糖尿病前期 , 患者应该怎么做?
郭立新教授:第一 , 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 不要焦虑 。 越焦虑越容易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 。
第二 , 良好的休息和睡眠非常重要 。 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激素 。 我们身体中很多的激素都会影响到血糖 , 其中胰岛素是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 如果一个人每天不好好休息尤其是睡得太晚 , 长期下来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 。
第三 , 要优化体重 。 肥胖带来的危害有很多 ,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嘌呤异常 , 尿酸异常等 。 肥胖还可以导致很多肿瘤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 肥胖还可能带来骨关节、腰椎损伤、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等 。 此外 , 肥胖还可能导致尿失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