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主任专访:拓无路之路,为生命接力( 二 )


截至2022年9月 , 移植团队在亚太骨髓移植学会(APBMT)年会、欧洲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欧洲血液学学会(EHA)年会、美国血液学学会(ASH)年会等国际著名血液学大会上37次展示团队成果 , 其中包括11次大会发言 , 26项壁报展示 。 在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 , Frontiersinimmunology、Frontiersinoncology等国际血液和免疫领域的学术期刊发表6篇研究成果 , 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 持续发出中国声音 。
“对于这些历经多线治疗的难治复发病例 , 移植科就如同患者整个治疗接力赛中的一程 , 承接生命 , 延续生命 。 五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高难度的问题 , 数据证实我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 ”吴彤主任欣慰地讲到 。
吴彤主任专访:拓无路之路,为生命接力
文章图片
吴彤主任在查房中听取医生汇报
“顺利起飞 , 平稳着陆”——卓越的安全性数据
移植科能够取得如此佳绩 , 除了降低疾病复发率以外 , 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也具有重要的贡献权重 。 移植相关死亡率是反映移植体系安全性的核心指标 , 吴彤主任分享了一系列提高移植安全性的特色举措 。
从供者选择开始 , 除了常规的配型检查以外 , 移植科还高度重视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家系分析 , 综合优选造血和免疫系统健康、遗传背景良好的供者 , 同时预测移植后并发症风险 , 通过个体化预处理方案、重点监测相应指标 , 有的放矢地规避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在目前的移植体系下 , 清髓移植的整体CMV激活率低至20% , 尽管其中绝大部分为亲缘半相合或非血缘移植 。 其它常见的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幅降低 , 如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仅为5%~8% , 且救治成功率大于90%;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仅为20%左右 , 且绝大多数为轻型 。
“安全性提高了 , 不仅能使患者免受并发症的痛苦、改善预后 , 也能节省医疗支出 , 减轻经济负担 , 带来多维度的获益 。 ”吴彤主任说 。
一直在挑战 , 不断去超越:终身学习 , 拓无路之路
“高光”背后 , 无疑是五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努力 。 关于成功的经验和做学术的理念 , 吴彤主任分享了几个朴素的关键词——终身学习、不断思考、团队合作、持续进步 。 “医生就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 ”看文献、及时了解领域进展是她一直保持的习惯 , 已经成了日常的“规定动作” 。 在她的领导下 , 科室定期的业务学习也是风雨不改 , 包括最新指南的解读、团队发表成果的分享、疑难病例讨论等 。
血液系统疾病领域还有太多的“无人之境” 。 吴彤主任举例说:“现在技术和药物发展日新月异 , 有些境遇是没有文献和经验可循的 , 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 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开拓、探索 。 比如潘静主任团队采用供者CD7CAR-T治疗R/RT-ALL使90%的患者可达到完全缓解 , 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JCO2021);R/RT-ALL供者CD7CAR-T桥接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 没有现成的方案 , 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 。 前进的动力很简单 , 就是治病救人 , 竭尽全力救治更多的患者 。 我们的成果发表以后 , 也会给同行提供参考 , 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 医学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 ”
吴彤主任专访:拓无路之路,为生命接力
文章图片
吴彤主任专访:拓无路之路,为生命接力
文章图片
吴彤主任询问患者情况、进行查体
为生命续航 , 为人生“摆渡”——治病救人的初心 , 改变命运的移植 , 无可替代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