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主任专访:拓无路之路,为生命接力

2022年10月 ,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迎来了五周岁“生日” 。 在吴彤主任带领下 , 移植科于2017年从无到有 , 历经五载奋斗从有到强 , 已经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果 。 值此重要的时间刻度 , 我们特邀吴彤主任接受专访 , 盘点五年成绩 , 分享心路历程 , 展望未来方向 。
吴彤主任专访:拓无路之路,为生命接力
文章图片
吴彤主任在移植科成立五周年庆典上讲话
“平地起高楼” , 数据见真章:治难治之病 , 创业内之“最”
如今屡屡闪耀于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的高博博仁移植科 , 在外人看来未曾想竟如此“年轻”便已取得诸多佳绩 。 回望移植科过去五年的发展之路 , 吴彤主任将其喻为一场从零开始的创业 , 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 。 “现在已记不清当初有多艰苦 , 只觉得我们一直在奔跑、一直在进步 。 ”吴彤主任说 。 淡然的言语之下 , 尽是强者的坚韧——不惧挑战 , 一路向前 。
“2017年9月移植科成立、第一个病区启用 , 同年10月第二个病区启用 , 10月30日开展了第一例异基因移植……2018年1月获得两项重要资质 , 分别成为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合作医院和中国台湾慈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合作医院……2018年10月启用第三个病区……”回忆起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 吴彤主任历历在目 , 如同在述说自家孩子的成长经历 。 某种意义上讲 , 移植科的确如吴彤主任一手带大的孩子 。
科室发展为何能如此迅速?事实上 , “年轻”的只是移植科这一外在的架构 , 不仅建科之初的骨干力量都是拥有丰富移植经验的医护人员 , 更有吴彤主任这位深耕移植领域三十余载的资深“名将”带兵作战 。
问及移植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 吴彤主任说:“我们用数据说话 。 ”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客观严谨的学者风范 。 患者特征上 , 移植科收治的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难治复发的血液肿瘤病例 , 年龄跨度从13个月到72岁 , 66岁的非血缘移植、72岁的半相合移植、70岁供者的移植、儿童供成人体重差高达40kg的移植均挑战成功;儿童移植占43.3% , 半相合移植近70% , 二次移植占14% , 总体移植难度高 , 但1年总生存(OS)率仍高达79% 。 采用独特的预处理方案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移植后的无病生存率(DFS)均高于95% , 经过恰当的处理使抗供者HLA抗体强阳性的患者移植后均顺利、持久植入 。
从移植科总结的生存数据来看 , 二次异基因移植1年OS和DFS分别达79.8%和71.4% , 大幅超越了国际报道的水平(生存率约为20%~30%) 。 老年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移植的OS和DFS分别高达73.6%和68.4% , 即约2/3的老年白血病、MDS能够通过移植获得治愈 , 结果也优于国际上的报道(生存率50%左右) 。
此外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是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的特色项目之一 , 因此移植科开展的CAR-T桥接移植的病例数也更多 , 难治复发(R/R)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AR-T桥接移植的1年OS和DFS分别达87.7%和73% , 这一成果已发表于《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R/RT-ALL治疗手段较R/RB-ALL更为有限、预后更差 , 移植科开展的供者CD7CAR-T桥接移植1年OS和DFS也分别高达77.8%和61.2% 。
临床科研方面 , 据吴彤主任介绍 , 移植科也已展开了一系列临床研究 , 包括AML移植后残留阳性的NK细胞治疗、CD47单抗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MDS、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激活采用CMV丙种球蛋白治疗、R/RT-ALLCAR-T桥接移植、R/RAMLCAR-T桥接移植等 。 部分研究数据已在国际期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