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多和吃少,差别到底有多大?今天告诉你答案!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白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和学习状态结束后 , 无论多晚回家 , 都期待晚上和家人吃顿惬意轻松的晚餐 。
晚饭后 , 舒服地躺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玩会儿手机 , 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
那吃晚餐有什么讲究呢?怎么吃最健康呢?
晚饭吃多和吃少,差别到底有多大?今天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晚上少吃点和早点吃 , 帮助控血糖
当我们晚上回家放松身心的时候 , 全身的代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尤其是血糖的代谢 。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糖尿病研究与护理》(BMJOpenDiabetesResearch&Care)的研究发现 , 无论晚上吃什么食物 , 吃晚餐对糖代谢的不利影响都要明显高于早餐 。
这是因为 , 在夜间不仅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 , 而且葡萄糖的代谢也会减慢(具有昼夜节律性) 。 也就是说 , 在晚上身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耗吃的食物 , 并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
通常情况下 , 晚餐的能量摄入建议占全天总能量的30% 。 以轻体力劳动者为例 , 男生每天总能量摄入为2250千卡 , 女士每天总能量摄入为1800千卡 , 晚餐则分别不建议超过675千卡和540千卡 。
本身晚上血糖的代谢就相对较慢 , 如果晚餐还吃得过多 , 就可能与肥胖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 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的研究发现 , 与晚上能量摄入<33%(占全天总能量)的人相比 , 夜宵能量摄入≥33%(占全天总能量)的人出现肥胖的风险是前者的2倍 。
晚上吃得多 , 会影响餐后血糖的控制 , 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 同样 , 晚餐吃得晚 , 也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
这是因为 , 晚上褪黑素水平的增加也是糖尿病风险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褪黑素是一种在夜间或光线弱的时候被大量分泌的激素 , 主要功能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 通常在睡前2小时左右升高 。 而褪黑素水平的增加 , 可能会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
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治疗》(DiabetesCare)的研究显示 , 在睡前1小时吃晚餐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及糖耐量降低 , 这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
这是因为 , 睡前1小时我们体内的褪黑素水平较高 , 如果在此时摄入碳水化合物(研究中使用的是75克糖水) , 就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 , 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
具体来说 , 与睡前4小时吃晚餐的参与者相比 , 睡前1小时吃晚餐的参与者 , 血液中的褪黑素水平高了3.5倍 。 研究中指出 , 胰腺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降低了6.7% , 血糖指数(血糖曲线下面积)升高了8.3% 。
研究人员指出 ,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 , 至少在睡前四小时内禁食是明智的 。
晚饭吃多和吃少,差别到底有多大?今天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晚餐少吃点和早点吃 , 可以护心脏
2019年在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 晚餐摄入的热量占每日摄入热量比例较高的女性 , 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 。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在112名平均33岁的女性中开展了这项研究 。 参与者通过电脑或手机 , 记录了她们在研究开始时的一周内 , 以及12个月后的一周内 , 分别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以及什么时候吃的 。
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时和12个月后 , 对这些女性的心脏健康进行了评分 , 分析发现 , 晚上摄入的热量(占全天比例)即使只增加1% , 心脏健康也会有相应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