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故事 | HIV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抗癌经历:崩溃过怨过但从没放弃过( 二 )


“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 , 为了家庭和孩子 , 也要努力好起来 。 ”她知道只有活着才有一切 , 这个家才不会垮 。 在感染二科团队的陪伴下 , 在关怀部老师的心理疏导下 , C女士看到了自己身上闪闪发光的资源 , “放弃”似乎在她的人生字典里不曾有过 , 放弃生命还是选择做命运的斗士 。
显然 , C女士选择了后者 。 “是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包容和关爱 , 是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细心安慰 , 给了我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和信心 。 ”
就这么想着、盼着 , 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 C女士终于迎来了“新生” , 从诊断艾滋病合并淋巴瘤至今已超过5年 , 规律随访监测均未见复发迹象 , HIV控制也非常好 , 免疫功能也几乎和正常人一样 。
努力工作之余 , 莳花弄草、喝茶养生 , C女士原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 原来的那种劲儿头又回来了 。 C女士说“想鼓励和自己一样患AIDS并淋巴瘤的病友 , 不要放弃自己 , 只要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这两个病都不可怕 , 都可以得到控制 , 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 ”
祝愿每一位像C女士一样为自己命运抗争的人 , 不念过往 , 不惧未来 , 向着阳光奔跑 。
艾故事 | HIV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抗癌经历:崩溃过怨过但从没放弃过
文章图片
科普小课堂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淋巴瘤中的“战斗机”----“双打击”淋巴瘤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 , 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 , 也是一类异质性极强的疾病 。 针对DLBCL , 经典的R-CHOP方案有效率达50%-80%以上 , 但仍有一部分特殊亚型患者的疗效欠佳、预后较差 。
我们今天的主角----“双打击”淋巴瘤就属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另类”亚型 。 那到底什么叫“双打击”淋巴瘤呢?
在最新的NCCN指南(2021年第一版)中 , 通过FISH基因水平检测到MYC、BCL2或BCL6基因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被称为“双打击”淋巴瘤(DHL);如果三个基因(MYC、BCL2和BCL6)都发生重排 , 则被称为“三打击”淋巴瘤(THL) 。 其中MYC/BCL2重排的BCL2型“双打击”淋巴瘤最为常见 。 WHO分类中DHL/THL被单独列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 , 预后不良 ,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
艾故事 | HIV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抗癌经历:崩溃过怨过但从没放弃过
文章图片
双打击”淋巴瘤之所以作为DLBCL的独立病理亚型 , 在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别于传统的B细胞淋巴瘤 。
艾故事 | HIV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抗癌经历:崩溃过怨过但从没放弃过】“双打击”淋巴瘤跨越了两种不同亚型的界限——ABC亚型和GCB亚型 , 同时具有多种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变异 , 核型复杂 , 且对传统化疗不敏感 , 因此尚未形成标准治疗方案 。
鉴于此 , 针对DHL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意义重大 。
来源:ARTYN(作者:林森)
编审/罗樱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