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谁家没几个饮料瓶呀 , 我们家的嘛全被奶奶积攒起来 , 不定期卖了 , 也能换几个买菜钱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这是双赢的结局:
饮料瓶去了它最该去的地方;孩子也没有“饮料瓶”的风险 。
咦 , 饮料瓶怎么和中毒扯上关系了?
先来看看你家厨房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 , 等于慢性中毒
老人家们勤俭惯了 , 总会拿饮料瓶(特别是矿泉水瓶)废物利用 , 直接拿来装酱醋油 , 这样会有中毒的风险: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醋:
醋的pH值很低 , 而饮料瓶的材质主要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在生产中可能会用到“锑”的金属催化剂 。 锑在酸性、碱性环境中容易释放出有害物质 。
超市很多醋不也是塑料瓶装的么?那是原装瓶 , 塑料性质稳定 , 有害物的释出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阴凉处保存没问题 。
实在想用旧瓶装醋 , 换个玻璃材质的吧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酱油:和醋同理 。
其中 , 在同一温度下用饮料瓶装油 , 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释出比装水时多了近20倍 , 不利于孩子肝脏和肾脏发育 。
矿泉水瓶给孩子当水杯行不行?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有老人家会说 , 不装酱醋油了 , 装水总可以吧?
也不可以 , 因为:
饮料瓶的材质主要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70℃就会软化变形 , 溶出有毒物质 。
连续用10个月 , 还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物 。
只限于临时充当水杯 , 不能直接当水杯 。
只能偶尔装温水 , 不能直接倒热水 。
其实我更想说 , 孩子的水杯琳琅满目 , 各个都想买 , 都比饮料瓶好呀 。
矿泉水瓶装黄豆花生总没危险吧?未必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饮料瓶不能装酱醋油 , 也不能装水 , 卖卖也没几个钱 , 装黄豆花生总可以吧?”
可以的一面:
装点黄豆黑豆花生芝麻啥的 , 确实省空间 , 也一目了然 。
能防潮 , 也不容易变味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不可以的一面:
不能离煤气灶太近 。
不能放置在暴晒的位置 。
远离阳光 , 远离火源 , 阴凉处存放问题不大 。
小科普:每一种塑料瓶 , 都有自己的”脾气”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其实 , 只要正确认识塑料制品 , 短期内规范使用 , 是可以适当废物利用的 。
那么 , 怎么认识呢?看数字(一般在瓶底的三角形内):
1——PET(聚对苯二酸乙二醇酯)
常见的饮料瓶 , 不能装热水 , 也不建议长期废物利用 。 最好用完就扔 , 或卖了 。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的清洁用品/沐浴用品塑料瓶 , 耐高温 , 但不好洗容易滋生细菌 。 也是用完就扔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3——PVC(聚氯乙烯)
常见的雨衣、塑料膜材质 , 不耐高温和油脂 , 有致癌风险 。
长期喝矿泉水瓶里倒出来的酱醋油,等于慢性中毒
文章图片
4——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的原料 , 耐热性不强 , >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 , 若和食物同时加热 , 油脂会“激发”出保鲜膜里的有害物质 。 微波炉加热时 , 记得拿掉保鲜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