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侨胞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

东南亚侨胞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
文章图片
华踪医迹展上的中医药彩绘和植物标本展示墙 。
东南亚侨胞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
文章图片
华踪医迹展上展出的近代中医药广告纸 。
东南亚侨胞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
文章图片
华踪医迹展上的中药铺复原场景 。
“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简称“华踪医迹展”)近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 。 展览通过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展品 , 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回顾了东南亚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的历程 , 讲述了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出海”的不解之缘 。
丰富的展品蕴藏匠心
苏合香、荜茇、千里光、扦扦活……走进华踪医迹展厅 , 满墙的中草药实物标本和植物彩绘映入眼帘 , 以生动直观的方式为观众揭开中草药的“神秘面纱” , 一展中草药植物的“曼妙之姿” 。
在华踪医迹展上 , 像这样别具匠心的形式随处可见 。 模拟郑和下西洋航船木箱的展柜、将东南亚中药品牌的广告纸用亚克力板串联成五彩斑斓的“广告墙”、以“云中谁寄锦书来”为设计灵感悬挂在展厅顶部的侨批段落、还原中药铺历史风貌的场景搭建、一比一复制的东南亚“药膳”菜肴……华踪医迹展通过200余件(套)展品 , 以“相邻相望互通共融”“赤子之心明明如月”“一饮一啄血脉相连”“如琢如磨令闻令望”4个篇章 , 展现了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在东南亚传播交流、落地生根的累累硕果 。 针灸穴位互动演示仪、“对花对草对中药”的“斗草”小游戏互动区、马来语中草药词汇从汉语“借词”体验区等互动板块 , 让观众能够动手体验 , 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
除了亮眼的展览形式 , 本次展览聚焦“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的内容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 中国医生崔伟在公元前257年赴越南行医;抗日战争时期 , 福建名医吴瑞甫拒绝日伪政权利诱 , 赴新加坡行医 , 主持《医粹》《医统先声》刊物 , 成为新加坡中医学史的先驱;南洋著名侨领陈嘉庚创立中西制药厂 , 生产种类繁多的传统中药制品……展览中 , 丰富的历史展品 , 为观众讲述了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海外传播之间的历史故事 。
“华踪医迹展陈列的文物藏品超过200件(套) 。 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 本次展览通过鲜活的故事、精彩的历史瞬间、珍贵的文物史料 , 生动再现了从秦汉时期到现当代 , 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 讲述了华侨华人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实践者和有力传播者 , 保障海外侨胞健康、惠及当地民众的感人故事 , 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华侨华人移民海外的奋斗史、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史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史 , 印证了中医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东南亚、走向全世界的过程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臧杰斌说 。
拉近观众与中医药距离
“在中医药‘走出去’的过程中 , 漂洋过海的华侨华人都是中医药的重要传播者、核心继承者与坚定弘扬者 。 ”在华踪医迹展开幕式上 ,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说 , 为了更丰富、更立体地展现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传播与发展的历史 , 讲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药”的中国故事 , 他们策划了此次展览 。 希望以东南亚华侨华人移民活动史的视角 , 为观众徐徐铺开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发展的长卷 。
作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筹建以来的首次展览 , 华踪医迹展的筹备历时1年有余 。 “此次展览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华侨博物院联合主办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协办 , 展出的200余件(套)藏品由6家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共同支持 。 可以说 , 这次同行业、跨主题的‘跨界展览’是参与各方共同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在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