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橘树为什么越种越红火?

老橘树为什么越种越红火?】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老橘树为什么越种越红火?
淳安界首乡柑橘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推手”
老橘树为什么越种越红火?
文章图片
本报讯(采访人员葛玲燕)淳安千汾公路旁的老橘树 , 摇曳着周好华、周忠华俩兄弟的“致富梦” 。 两人都在这个山头种了20来年的橘子 , 是淳安县界首乡有名的柑橘种植大户 。
“千汾公路通了以后 , 我们这里的采摘游、民宿生意都红火了起来 , 一到旺季 , 我称都来不及称 。 ”哥哥周好华刚用轨道车载着几筐新鲜柑橘下山来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近几年 , 随着柑橘栽培技术和运输设备的改进 , 柑橘的品质、销量都上去了 , 他们的收成也增加了不少 。 “现在种橘子越来越有劲!”周好华脸上满是笑容 。 在刚刚举办的杭州市早熟蜜橘评比暨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果展上 , 他种的柑橘还获得了金奖 。
周好华的收获不是个例 。 在此次评比活动中 , 来自全市各地的30个参赛样品均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 。
“虽然今年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 , 但从评比结果看 , 柑橘的品质还是非常可喜的 , 主要原因是我们采用了晚熟栽培技术 , 把正常的采收时间延迟一个月至一个半月 , 充分晚熟后采下来的果子糖度很高 , 外观也很漂亮 。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研究员陈国庆介绍 。
“我们希望通过评比活动 , 推广好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 增加农户信心 , 鼓励他们种出好的柑橘 。 ”市农业农村局事务保障中心副主任金水丰介绍 , 此次活动是“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模式的一次实践 。 该模式通过政策咨询、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点对点现场指导等 , 培育高素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 , 从而助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
这次评比 , 也是杭州市第一次专门针对柑橘组织的比赛 。 为什么选在界首乡举办?这与该乡在柑橘领域的特殊地位密不可分 。 界首乡种橘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 。 作为淳安县的水果大乡 , 界首柑橘种植面积达1.6万亩 , 年产量约2.5万吨 , 素有“柑橘之乡”“万亩柑橘基地”之称 。
“老橘树”如何生出新效益?
作为“杭州市整乡镇推进山区产业发展”项目第一批试点 , 界首乡通过果园、品牌推广、柑橘新品种展示中心、社会化服务体系、仓储物流服务、柑橘文化馆提升等项目建设 , 主导产业柑橘的产值由2019年的8600万元提升至2022年的1.37亿元 , 界首柑橘品牌进一步打响 , 橘农效益明显提升 。
“针对柑橘产业 , 我们做了很多转型升级 , 除了引进新品种 , 我们还开发了很多柑橘相关的衍生产品 , 如小青柑茶、陈皮花生、橘果蜜饯等 , 同时联合高校、研发机构等成立专家工作站 , 带动柑橘产业的升级发展 。 ”界首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刘杰说 。
杭州市整乡镇推进山区产业发展项目是从2019年设立的 , 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经营主体明确、组织程度较高、助力村强民富的山区现代农业示范乡镇 。 目前 , 全市已有20个乡镇启动 , 首批(2019年)立项乡镇基本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 第二批(2020年)、第三批(2021年)立项乡镇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