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内卷”下,创新药企感受到了“寒气”

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朱萍
编辑/徐旭唐唯珂
图片/图虫
火热“内卷”下,创新药企感受到了“寒气”
文章图片
近日 , 在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间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 , 中国原始创新力度不够 , 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原始创新药还较少 , 这也是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的方向 。 而在不久前的第五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上 , 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陈启宇也指出 , 生物医药创新“内卷”惨烈 , 管线过度集中在肿瘤、免疫等领域 , 而资本寒冬正在侵蚀、影响行业的发展 。
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统计 , 2022年前三季度 , B轮、C轮、D轮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及传统制药融资事件数在总融资事件数目中占比较往年明显下滑 。 从2020年开始 , 一、二级市场的走势基本一致 。 资本市场从2021年中开始进入回调期 , A股、港股均出现破发 , 二级市场流动性降低 , 进而影响了一级市场的融资和定价 。
一位券商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指出 , 相较于2021年 , 2022年医疗行业投资势头减缓 , 资本将更趋于理性 , 更多地看向真正的“全球新” 。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 认为国内生物药企无论是产品还是靶点都高度重复 , 在这样的赛道下竞争非常残酷 , 但真正的全球新以及国际化布局的产品仍是被市场认可的 。
如在中国创新药中 , 百济神州BTK抑制剂、传奇生物CAR-T等是全球性、出海的典范 , 从其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到注册临床试验再到后续批准审核上市 , 都是按照当地监管部门要求一步步实现 , 并且在海外市场取得快速突破 , 并受市场认可 。
“分水岭”
行业变局下冷暖自知 , 创新生物药企们纷纷选择了自己的“求生路” 。
11月16日 , 和黄医药发公告称 , 公司正在积极进行战略转变 , 专注于其内部开发管线中最前沿的、最有可能推动近期价值的药物 , 并表示某些早期研究不会再被优先考虑用于内部开发;11月15日 , 和铂宣布将旗下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出售给药明生物控股子公司药明海德;11月14日 , 基石药业宣布苏州生产基地停产;9月科望医药也将苏州生产基地卖给了药明生物 。 自今年4月起 , 天境生物卖身传闻也频出 。
而有行业媒体统计 , 从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 , 完成IPO发行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为23家 , 而2021年有59家 。 其中 ,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仅联拓生物一家 , 在港交所上市的仅5家 , 2021年为14家 , 在科创板上市的13家 , 2021年为23家 。
一位资本合伙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指出 , 目前因为大环境不太好 , 企业的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 “研发多选择国外成熟的、安全边际高、市场潜力大的靶点 , 这导致国产创新药研发靶点扎堆、研发内卷现象 。 这些创新药集中上市后 , 商业化表现乏力 , 资本市场对于创新药的期待值下降 , 在二级市场上估值大幅跳水、IPO破发已成常态 , 在一级市场 , 投资人也更加谨慎 。 也即所谓‘资本寒冬’ 。 ”
实际上 , 自2017年药审改革助力了中国创新药快速发展 。 但也出现了赛道拥挤、研发同质化的局面 。 包括上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陈启宇也都提到新药研发靶点扎堆等现状 。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指出 , 中国Biotech公司的创新药产品靶点集中 , 65个ADC50产品中 , 26个为HER2靶向;142个CAR-T产品中 , 71个为CD19靶向 。
火热“内卷”下,创新药企感受到了“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