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被骨痛折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好消息来啦!望【扩散】

作者:百揆医生
近年来 ,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步升高 。 由于我国前列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尚不普及 , 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 。 超过3/4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 , 大约50%的患者初诊时即有骨转移的发生 。 因此对于此类骨转移患者 ,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 , 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显得尤为重要 。
(一)前列腺癌骨转移有什么表现呢?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 , 部分晚期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 前列腺骨转移好发于骨盆 , 其次为脊柱 , 在外周骨中最易转移至四肢骨 , 其中以股骨最为多见 。 骨转移瘤所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往往成为肿瘤患者的最大痛苦 。 椎体骨折可引起脊柱变形、活动受限 , 甚至导致瘫痪 。 广泛骨转移患者容易出现疲劳、消瘦、贫血等症状 , 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
(二)前列腺癌骨转移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骨显像是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规检查方法 , 骨显像是骨转移瘤诊疗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 可指导临床进行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 。 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是肿瘤骨转移患者的常规首选检查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陈跃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合成的68Ga-TBM是一种正电子显像剂 , 可靶向显像骨转移病灶;68Ga-TBMPET/CT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更高、成像效果更好 , 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 。 此外 , 68Ga-PSM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显像剂 , 对于需要监测前列腺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的患者 , 推荐首选68Ga-PSMAPET/CT 。
(三)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有哪些呢?
首先不要恐慌 , 应该尽快确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骨转移灶导致的疼痛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预防和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 应采取多学科诊疗的模式制定诊疗策略 。 常用治疗可分为两类:全身性治疗和局部治疗 。 全身性治疗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 , 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已经扩散到整个身体的癌细胞 , 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激素治疗和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 。 局部治疗是仅针对局部转移部位的治疗 , 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 。
(四)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骨转移是什么?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将与骨转移灶有高亲和力的放射性药物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 , 通过离子交换、化学吸附选择性沉积在骨转移病灶处 , 而正常器官组织中则无或较少沉积 。 进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可通过自身衰变释放射线 , 靶向作用于病灶 , 且射线射程较短 , 对周围其他组织和脏器无明显影响 。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骨转移能明显缓解骨痛 , 尤其是对于全身多发骨转移的患者 , 且治疗的毒副作用小 ,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五)177Lu-TBM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177Lu , 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性放射性核素 , 可发射β-和γ射线 。 其发射的β-射线能量适中 , 半衰期为6.75d , 能持续作用于病灶 , 跟肿瘤细胞斗争 , 且射线射程短 , 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影响 , 适于治疗;其发射的中能γ光子适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 可以用于监测病灶摄取药物情况 , 监测药物有没有到达病灶 , 有助于监测疗效 。 177Lu-TBM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陈跃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合成 。 TBM可以与病灶骨靶向结合 , 所以177Lu标记TBM(即177Lu-TBM) , 可以准确到达骨转移病灶所在之处 , 可靶向治疗骨转移瘤 , 就像背着神枪的勇士到达敌军巢穴 , 对敌军进行近距离扫射 。 177Lu-TBM经静脉注射给药后 , 靶向到达病灶骨 , 未与骨组织结合的部分主要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骨转移与正常骨的摄取比值(T/NT)可高达26.8 , 靶向性强 。 大部分患者经177Lu-TBM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 , 生活质量提高 , 疼痛缓解作用起效快(66.7%的患者在3天内疼痛缓解)、疼痛减轻时间长(72.2%的患者疼痛缓解长达2个月以上) , 并且对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