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三 )


现在 , 王成骏了解到一些医院不再积极做心梗急诊手术 。 「如果处于断货断码情况 , 医务人员会预先判断耗材能否支撑得起一台手术 , 避免发生医疗安全事故 。 」
除去医疗安全的考虑 , 郭汾认为工作价值也影响着积极性 。 「心内的支架价格降低 , 但是其他科室 , 比如脑血管科、外周血管科的支架价格没有降低 , 不说心内医生是否平衡 , 配合手术的其他团队安排资源也会有所考虑 。 有些导管室是心脏科独有的 , 但有些导管室是几个科室共用的 , 那有可能在黄金时间优先处理其他科室的介入手术 。 护理部急诊排班也是如此 。 」
不过 , 郭汾认为积极性下降仅仅是百元支架时代下的现象 , 而非集采带来的结果 。
根据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 支架手术定级同复杂程度有关 , 不同地区或医院亦会进行调整 。 [8,9]参照《浙江省手术分级目录(绩效版)》 , 经皮冠动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定级为三级手术;上海市某医院的手术分级中 , 冠状动脉裸支架置入术亦为三级 。 [10]
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资料[10]
图源:上海某医院公开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中 ,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为重要指标 。 [11]当冠脉支架手术被定级为三级后 , 医院对于科室与手术的资源倾斜将会减少 , 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科室分配 。
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文章图片
图源:某医院根据手术等级进行专项绩效奖励方案
腔内影像技术愈热 , 昔日显学遇冷
支架集采后 , 不少医生关注到药物球囊用量突然增多 。 冠脉支架集采两年内 , 药物球囊在多地陆续进入集采战场 , 降幅比不上支架 。 根据乐普医疗2022年的半年度报告 , 尽管受到2021年底药球集采影响 , 「药可切」(药物球囊、可降解支架、切割球囊)仍实现61%增长 。 [12]
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资料[12]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仍在出现:有医院医生提及 , 集采后支架费降成几百 , 手术配套费又涨回原来 。 「原来做一台PCI手术要花4万元 , 集采砍掉2万元 。 但有些医院会借助腔内影像设备 , 比如一个血管内超声(IVUS)要一两万 , 大部分不在医保范围内 。 精准放支架无可厚非 , 但一些非疑难杂症的患者 , 不必被安排做血管内超声 。 」北部某三甲医院心内副主任许强谈到 。
郭汾也感受到 , 「在有些医院 , 这几年腔内影像学辅助有成为标配的趋势 , 实际上患者费用可能并没有太多降低 。 」
腔内影像学火热发展的同时 , 昔日行业内的显学发展时却遇冷 。
CTO(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手术一直以来被视作冠状动脉介入的最后堡垒 , 耗时长 , 手术难度大 , 早期成功率为50~70% , 近些年成功率达到80% 。 [13]「同样做冠脉介入 , 不同专家有不同的技术特长 。 比如说左主干病变做得漂亮 , 或者说分叉病做得精致 。 而CTO专家则是冠脉介入技术的塔尖 , 其地位不亚于江湖门派中的少林武当 。 」在王成骏的记忆里 , CTO手术医生们「追星」已经多年 , 最火爆的时候几乎每个双休日都有CTO手术直播 。 「不光是行业头部单位在研究、宣教、直播CTO , 地市级的医院都以能够开通CTO病变为荣 。 」
然后 , 集采后CTO的热度有明显的降低 。 「开办CTO学术讨论的会议少了 , 感兴趣的人也少了 。 」
在某互动医疗交流平台搜索CTO关键词 , 2017~2022年的154份会议中仅有6台会议在2021年或2022年召开 。 值得注意的是 , 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 , 当年开设的学术会议亦有28台 。 不过 , 有关CTO-PCI培训的内容仍有较高的观看量 , 2022年培训课程播放量与2020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