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作者:Acca
「支架集采刚推出时所预料的事情 , 基本都发生了 。 没有预料到的 , 是集采两年之后还有三年 。 」北部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心内科主任王成骏直言 。
他口中的三年 , 是冠脉支架集采续标的消息 。 11月9日 , 国家高耗值联采办宣布冠脉支架集采续标 , 采购周期为3年 。 作为高值耗材集采的首次续标 , 首年报量超过186万个 , 比起2020年首年报送采购量(133万)增加了近四成需求 。 [1]
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资料[1]
支架的续标价格仍是地板价:最高有效申报价为848元/个 , 其中产品申报价最高为798元 , 同之前集采所有中选的最高价持平 。
熟悉的低价将记忆拉回2020年的冬天 。 首轮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在天津正式开标 , 铬合金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下降至700元左右 , 降幅超过90% 。 不到三个月时间 , 集采冠脉支架在全国各地陆续落地 。 [2]百元支架时代中那些细微而弱小的变化 , 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 改变着医生的工作习惯和手术方式 , 也悄然改变着行业形态 。
百元支架背后 , 用不起顺丰的厂商
当支架从万元降低百元 , 不少医生预见供应商的积极性会有所降低 。
王成骏记得 , 2021年刚落地那一阵 , 市场上的支架突然没有货 , 自己也停了一段时间手术 。 「几乎所有型号都缺 , 尺码不全 。 」据他回忆 , 身边的医院也都面临心脏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 。 「生产商和供应商相互推诿 , 医院也不知道究竟哪个环节没跟上 。 」
短暂的缺货风暴过去后 , 王成骏至今仍发现许多支架型号面临供应不足的情况 。
心脏支架的直径大小、长度因人而异 , 即便有辅助检查帮助判断 , 医生上手术台前亦无法精确估测 。 然而 , 厂家在供货时往往关注总体数量 , 「小众」型号无法满足配齐需求 。 王成骏说到 , 「直径2.25mm , 或者是4.0mm、4.5mm的支架需求量低不好卖 , 目前市面上确实经常断货 。 」
除去缺货情况 , 他也明显感受到供应商热情不再 。 过去几个代表陪在手术室里跟台推荐支架产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
「现在是攒到量再配送 。 」当集采砍掉中间费用后 , 层层盘剥的经销商模式显得冗余 。 考虑到运输成本 , 一些供应商在配送上动起脑筋 。 「既然不同数量的支架运输成本相当 , 为什么不减少次数?有供应商跟我开玩笑 , 现在都不想派人给医院送货 , 干脆寄快递得了 。 就算用快递 , 自己也用不起顺丰 。 」王成骏打趣地说 。
东部某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李军也有送货不及时的感觉 。 就他自己而言 , 一年开展五百例左右的心脏支架手术 , 常遇到长支架缺货 。 过往因高价掩盖的成本问题 , 在百元支架时代逐渐显露出来 , 长支架比短支架多出来的成本亦无法忽略 。
短缺问题一直是支架集采后关注的焦点 。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平稳实施中选产品供应充足》提到 , 「集中带量采购改变原有的流通模式 。 集采前支架价格虚高 , 支撑了配送企业提供『随叫随到』、随时补货加赠送的『保姆式』服务……日前 , 供应链上各相关方的衔接仍在相互适应中 , 也使个别型号支架出现临时性短缺 。 」[3]
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资料[3]
不同医院因冠脉支架手术量、回款速度等情形不同 , 在缺货问题上亦不同 。 需求量大的医院不用担心短期内补货的情况 , 厂家亦愿意在固定时间内提供成套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