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文章图片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文章图片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文章图片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文章图片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文章图片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 治不治?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 , 但如果告诉你 , 无为而治 , 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 你会接受吗?
有的人选择第一时间去医院 , 这看起来好像挺专业的 , 毕竟由专家来解决身体问题 , 感觉似乎稳妥一些 。

但 , 除非是紧急的病情 , 很多时候效果并不如你所愿 。 尤其是在某些潜规则的影响下 , 甚至还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点 , 而这一点 , 在史书中 , 早就说清楚了 。
一、 有病乱投医的无奈俗话说 , 有病乱投医 。
为什么会乱?因为治不好!
你想 , 如果一开始就能碰到手到病除的医生 , 何必乱投医呢?
【红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治不治?无为而治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这种情况很无奈 , 也暴露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 就是疾病的消除 , 很难遇到妙手回春的大夫 , 甚至有一些还是庸医 。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 , 闹得沸沸扬扬的湘雅医院那个人渣 , 还有某些医疗学术造假的事件吧 。
如果不幸的是 , 你遇到的恰恰是这些害群之马 , 哭都没地方哭!
庸医的问题 , 现代有 , 古代也有 。
所以《汉书》说:“有病不治 , 常得中医 。 ”
二、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经方者 , 本草石之寒温 , 量疾病之浅深 , 假药味之滋 , 因气感之宜 , 辩五苦六辛 , 致水火之齐 , 以通闭解结 , 反之于平 。 及失其宜者 , 以热益热 , 以寒增寒 , 精气内伤 , 不见于外 , 是所独失也 。 故谚曰:“有病不治 , 常得中医 。 ”

班固犀利地指出 , 祛病驱邪的经方 , 依据本草药石的寒温之性 , 度量疾病的深浅 , 借助四气五味来滋补身体 , 依照气候感应的机宜 , 辨别五脏六腑所适用的各种性味 , 来达到水火既济的平衡 。 以此为据 , 疏通郁闭、解除蕴结 , 使身体恢复正常 。
至于那些治疗失当的庸医 , 用热药加重热证 , 用寒药加重寒证 , 使精气内伤 , 不显现在外表 , 这是严重失误的治法 。
所以说:“有病不去治疗 , 常常如得到一个中等的医生 。 ”
三、 英雄所见略同《汉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班固 , 其编著的《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他的父亲班彪是有名的史学家 , 弟弟班超、妹妹班昭都是影响历史的人物 。

班固的才学 , 更胜其父 , 被誉为“九流百家之言 , 无不穷究” 。
他所说的“有病不治 , 常得中医” , 正是医学界的经验总结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对于这句话 , 虽然许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 , 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 强调有病不要乱治 , 有时候不去动他 , 反而还可以自愈 , 如同得到一个中等水准的医生 。
给周总理治过病的蒲辅周老先生 , 曾谈到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有痰饮宿疾 , 多年来一直不服药 , 中西药一概不服 , 唯节饮食 , 适寒温而已 。 虽然衰弱 , 但又多活了许多岁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