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品|“复吸”上瘾,感冒药成为了中学生的新型鸦片?( 三 )


面对同学的热情推荐 , 小石心里有点犯嘀咕:“一次吃一板 , 太猛了吧?”但是对方信誓旦旦表示 , 吃这么多完全没问题 , 很多同学都是这么吃的 , “瞧你个胆小鬼的样子 , 我们真的吃过好多次了 , 吃完后状态好到起飞” 。
在同学的不断怂恿下 , 小石最后还是把整整一板24颗药全吃了下去 , 半个小时后 , 他开始浑身抖动并且呕吐 , 然后直接昏了过去 。 被送去抢救同时 , 小石的血液被送去化验 , 结果送检血液中的右美沙芬浓度超出治疗量15倍 。

小石的妈妈担心儿子遇到了校园霸凌 , 选择了报警 。 结果警察查来查去 , 发现确实没有校园霸凌的情况 , 只不过在调查的过程中 , 意外发现学校里有一个“嗑药”的大群 , 里面都是经常尝试大剂量服用右美沙芬的学生 , 服用的目的就是“追求刺激、服用后来劲” 。
这种情况在止咳水被滥用时也出现过 。
早在1998年 , 卫生部就把联邦止咳露由普通药物列为处方药管理;2000年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联邦止咳露为代表的“含可待因成分药物”全部列入处方药管理范围 。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很多年轻人的滥用行为 。
当时很多年轻人还专门建立了贴吧和QQ群相互交流 , 他们自称“爱邦族” , 这些止咳药水则被他们称为“神仙水” , “我喝了6年‘联邦’ , 喝了两年奥亭 , 喝得身上根本就没有余钱 。 我想戒掉 , 但是身边的朋友也喝这个 , 只要被他们诱惑一下就又‘碰’了” 。
他们讨论止咳水的情况 , 跟现在很多年轻人讨论右美沙芬没有什么区别 。

除了在学校里秘密交流 , 或者在网上跟网友沟通 , 还有一些场所也成了青少年接触药物滥用的重要桥梁 。
株洲市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室表示 , 通过对当地药店2020年一段时间的销售数据流向进行监控发现 , 该药店互联网销售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有47.73%流入酒吧、网吧、KTV等娱乐场所 , 互联网销售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有79.54%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 。
这些场所购买右美沙芬 , 显然不是为了治疗感冒 。

从镇静类的安定片到镇痛类的曲马多片剂 , 再到联邦止咳水 , 以及镇痛类的泰勒宁、右美沙芬片 , 被滥用的药物总是层出不穷 。

可能有人会说 , 这么多中学生、青少年滥用药物 , 监管部门难道就不管吗?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
3中国对成瘾性药物的管控力度 , 实打实说得上全世界最严格 。
2005年8月 , 国务院发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2005年11月 ,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原卫生部联合发布2005年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 其中麻醉药品121种 , 第一类精神药品52种 , 第二类精神药品78种 , 共计251种 。 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 , 第二类精神药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 , 可以由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零售 。
而违规使用这些“列管”药物 , 均视为吸毒 。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矛盾:一种药物被生产出来肯定是为了治疗疾病 , 正常使用也不会上瘾 , 但是被滥用之后的危害又确实存在 , 那到底要不要把它列管呢?
广州市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资深精神心理医学专家何日辉表示 , 一个药物会不会被列管 , 除了成瘾性之外 , 还要考虑会不会对正常患者造成不便 , 以及滥用的具体情况 , “如果药品滥用的程度比较大了 , 即使成瘾性较低 , 即使会导致老百姓拿药不便 , 都有可能被列入列管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