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必杰:当前要避免医务人员涉疫减员,同时更好地保护脆弱人群

胡必杰:当前要避免医务人员涉疫减员,同时更好地保护脆弱人群
文章图片
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 , 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机构 , 应如何科学应对奥密克戎?如何保护好新冠脆弱人群?
12月3日 , 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 , 上海市医院协会、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医务人员感染防控专项培训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做了“医疗机构如何科学应对奥密克戎疫情”的演讲 。
胡必杰指出 , 当前 , 应全力避免医务人员涉疫减员 , 守牢医疗机构防线 , 从而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 确保充足的医疗力量 。 同时 , 重点保护好高龄老人和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新冠脆弱人群 , 避免出现大量重型患者 。
医务人员务必把好防疫关口
近期 , 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疫情防控政策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 。 胡必杰认为 , 无论如何 , 首先医务人员务必把好防疫关口 。 “医疗机构是一个放大器 , 如果感控没有做好 , 疫情很容易蔓延 。 ”他说 , 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大量患者 , 其中包括新冠脆弱人群 , 这道关口把不严 , 风险隐患将会骤增 。
胡必杰指出 , 医疗机构需要快速发现、转移和隔离感染者 。 早期快速识别患者 , 是新冠感控的基础 。 只有对可疑病人尽早应用快速精准的病原体检测技术 , 让临床能够及时辨别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 , 医疗机构才能有效精准防控 。
奥密克戎具有潜伏期短、传播力强的特性 , 该变异株经气溶胶传染增多 , 感染后的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多 。 对医疗结构而言 , 如何早期发现 , 也需要与时俱进调整策略 。 胡必杰举例说 , 比如在医院门诊入口 , 红外线测体温的效果很有限 , 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等手段则相对更有效 。
胡必杰强调 , 医务人员平时应加强新冠监测和自我防护 , 从事急诊、发热门诊、ICU、肿瘤放化疗、血透、血液疾病、老年疾病诊治等工作的医务人员 , 最好每天做一次核酸检测 , 尤其是重点岗位 , 必须完成疫苗接种 , 并监控抗体水平 , 抗体水平不够应考虑补充接种疫苗 。
同时 , 如果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 他建议尽早优先使用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抗新冠药物 , 缩短排毒时间 , 尽快回到岗位 。 他还建议优化新冠诊治相关人员防护级别 。 “取消防护服 , 因为许多岗位穿戴隔离衣就足够了 , 脱掉防护服 , 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 ”胡必杰说 。
用Ct值精准研判和隔离密接者
医院出现阳性患者如何避免关闭楼栋 , 又如何精准判定密接者?
胡必杰认为 , 从当前疫情形势看 , 医疗机构不能动不动关闭病房和门急诊 , 需要精准的防控措施 , 使受影响的范围最小化 。 在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 , 他提出用核酸Ct值精准研判和隔离密接者 , 以快制快、精准防控 。
他解释 , 使用核酸Ct值评估感染者的病毒载量 , 以此能够判断不同感染者的传播力 , 从而精准划定密接范围的大小 。 举例来说 , Ct值每降低“1” , 病毒载量就翻一番 , “比如Ct值从40降到39 , 病毒载量翻倍;降到38病毒载量翻两番;到37要翻三番 。 核酸Ct值20的感染者病毒载量 , 是Ct值40的感染者病毒载量的一百万倍 。 ”Ct值40基本没有传染性 , 但Ct值20则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 因此评估Ct值很重要 , 医院检验科在报告阳性感染者时 , 应将其Ct值注明作为防控措施的重要参考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同一个Ct值 , 也有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情况 。 胡必杰表示 , Ct值为36 , 在患者发病初期和恢复期意义完全不同 。 如果该感染者在恢复期 , 则表示已基本没有传染性;而如果患者刚感染病毒 , 传染性可能会快速上升 , 因此需要马上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