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不该被忽视的“血脂异常”,这些用药问题须重视!

输液|不该被忽视的“血脂异常”,这些用药问题须重视!

文章图片

输液|不该被忽视的“血脂异常”,这些用药问题须重视!

文章图片


血脂异常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 而调脂药成了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杀手锏” 。 但不少患者对于调脂药还有很多认识误区 , 存在着急于求成、擅自停药、畏惧吃药等问题 , 干扰了血脂异常的规范治疗 , 延误了病情 。
今天大参林(天宸健康)执业药师陈烽跟我们谈一谈 , 血脂异常的三大用药认知误区 。

大参林天宸健康慢病服务中心执业药师
误区一:血脂正常后就可以停调脂药了?
药不能想吃就吃 , 想停就停 。 血脂正常后是否需要停药 , 最好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 。 切勿擅自停药 。
调脂药除了调节血脂之外 , 还可以使血管里已经形成的脂斑缩小 , 使其长得更牢固 。 以防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后 , 堵塞重要血管 , 进而造成脑栓塞、肺栓塞等急性事件的发生 。
此外 , 部分调脂药物如他汀停用时 , 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误区二:没有不舒服的话 , 血脂高点也没关系?
血脂异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 , 早期或轻度的血脂异常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体征变化和不舒服的感觉 , 导致很多人发现血脂异常时已经到了严重程度 。
“血脂异常”的信号是重要的身体“警示” , 也是导致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频发的原因 。 在我国 , 每年慢性疾病死亡的人群中 , 40%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引起的 。 另外 , 胆固醇是血脂当中最重要“一员” , 全球超过50%冠心病的发生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 。 控制胆固醇 , 监测血脂异常成为目前心脑血管医疗问题的“重中之重” 。
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要定期检测血脂 , 早发现 , 早干预 。 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 这部分人群是血脂异常的高发群体 , 更应积极接受血脂检测 。 如发现有血脂异常情况 , 即使暂时没有不舒服 , 也应遵循医嘱及时用药 。

误区三:调脂药有副作用 , 最好不吃!
【输液|不该被忽视的“血脂异常”,这些用药问题须重视!】有个别患者在服用调脂药后 , 怀疑服药产生了不良反应 , 因此拒绝吃药 ,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咨询医生和药师 , 了解清楚是否因服用调脂药产生了不良反应 , 再由医生、药师指导是否需停药 。

“他汀类”是主要的调脂药物代表 , 出现过一定几率的“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 。 “横纹肌溶解”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等反应 。 因此临床上建议 , 服用“他汀类”药物约4-6周的时间后 , 可进行“肌酸激酶”指标的复查 。 另外 , “他汀类”也出现过一定几率影响患者肝功能的副作用 , 同样需要进行各种“转氨酶”指标的复查 。
不过绝大多数患者对调脂药的耐受性是良好的 , 长期服用“他汀类”等调脂药 , 从长期“获益”角度 , 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 。 在“获益”大于“风险”的前提下 , 调脂药该吃的还是要吃 , 如果出现了相应的副作用问题 , 最好先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 万不可出于畏惧药物副作用的心理而拒绝吃药!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