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输液工具的最佳选择-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 , 在抢救急危重病人时 , 护士必须迅速建立快速稳固可靠的血管通路 , 以保证急救用药做到及时准确持续应用 。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 尤其适用于急诊科 。
急诊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在于:
急诊患者常需做各种检查 , 如MRI、CT、X线、B超等 , 在行各种检查及护送患者入病房的过程中 , 静脉留置针不易脱出血管而使液体外渗 , 维持患者的静脉通路 , 为输液、输血提供方便 , 利于患者的急诊抢救 , 也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 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 , 提高工作效率 。
随着CT增强检查在急性疑难胸、腹痛 , 颅内血管病变等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突出 , 急诊CT增强检查已逐渐成为放射科常规开展的检查项目 。 但急诊检查往往不受时间限制 , 且多发生在非门诊上班时间 。
急诊科输液工具的最佳选择-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有文献报道 , 急诊CT增强扫描或CTA检查 , 占医院所有专科申请量的59.9% , 需要紧急增强扫描的申请时间多集中在非上班时间(晚间17:30-24:00 , 午夜后0:00-8:00) , 占全部紧急扫描的71% , 而在非上班时间扫描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又是急诊科的患者 。 急诊科检查患者中绝大部分是疑难的胸腹部和颅脑急症 , 占比达到98% 。 这些病人多是急性胸痛、卒中和急腹症患者 , 病情凶险、复杂 , 需要尽快通过影像检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1] 。
急诊科输液工具的最佳选择-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
文章图片
在《放射科急诊CT增强检查护理人力资源优化分析》文献里指出目前影像护理专业尚处于萌芽阶段 , 护士团队人员主要满足日常门诊检查工作 。 由于急诊CT增强检查多发生在非门诊上班时间 , 频繁的晚间和午夜后急诊轮班不仅增加影像专科护士的工作强度和负担 , 长期轮班还可能导致职业压力增加和过度疲劳 , 影响正常上班质量 , 造成医疗隐患 。 要应对日益增加的急诊影像检查 , 提高影像护理服务质量只能考虑增加人力投入或者分散工作负荷 。
急诊科输液工具的最佳选择-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
文章图片
而鉴于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时效性要求以及急诊科在急诊CT增强扫描中所占比重 , 尝试由急诊科负责影像检查留置针注射 , 不但能够彻底解决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 也可有效疏解放射科护理人力资源压力 , 但需要做好充分沟通和培训 , 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1] 。 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心理情绪不佳以及造影剂渗漏是急诊患者CT增强的主要风险因素[2] 。
如何降低急诊患者在急诊CT增强检查中的风险因素?对于护士来说如何做到安全注射 , 避免医患纠纷?
在2021INS指南标准51:
导管受损 , 仅在有高压注射标识的血管通路装置和附加装置进行造影剂高压注射 。 《影像增强检查静脉输注工具规范应用专家共识》[3]推荐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4] , 不应使用一次性钢针[5] 。 专用于输注对比剂的、导管及组件均可承受300psi的压力、I型安全型耐高压外周静脉留置针 。 为了最大可能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 减少护士因针刺伤引发的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发生率[6] , 推荐选择安全型留置针 。
林华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
急诊科输液工具的最佳选择-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
文章图片
■整体采用耐高压设计 , 国内首款耐受压力350psi的厂家 , 保证使用安全 。
■专用的耐高压材质、隔离塞过盈设计和耐高压垫
急诊科输液工具的最佳选择-耐高压防针刺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