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二 )


2.致病力和毒力:
动物模型研究结果显示 , BA.1和BA.2与原始株和VOC相比 , 复制能力降低、致病性减弱[6-7] 。 在相似的感染剂量下 , 感染BA.2和BA.1小鼠肺和鼻中感染性病毒的滴度和病毒载量无显著差异 , 且与原始株相比显著降低 。 当使用仓鼠模型时 , 在相似的感染剂量下 , 感染BA.1仓鼠鼻中感染性病毒的滴度和病毒载量显著高于BA.2 , 且BA.1在仓鼠鼻部复制效率高于BA.2;当处于“体重减轻10% , 5d后100%死亡”的原始株感染剂量下 , 感染BA.1和BA.2的仓鼠存活率分别为75%和100%[7] 。 由此可见 , 与BA.1相比 , BA.2的致病性和毒力较低 。 目前关于BA.4和BA.5的动物模型研究较少 。 发表于bioRxiv预印本上一项研究显示 , 用BA.5感染仓鼠3d后 , 其肺部病毒复制能力是BA.2感染仓鼠的5.7倍 。 一周内 , 感染BA.5的仓鼠在上呼吸道和肺部的症状更为严重和明显[6] 。
3.免疫逃逸:
是指病原体通过不同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和攻击 。 Omicron变异株携带多种不同寻常的突变 , 特别是在刺突蛋白的RBD , 导致其具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 使得疫苗和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大大降低[8] 。 其中BA.4/5的免疫逃逸能力最强 , 是BA.2的4.2倍 , 是原始株的19.2倍[3] 。 BA.4/5不仅可逃逸BA.1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 , 还能够逃逸疫苗接种和BA.1或BA.2感染联合诱导的中和抗体 。 南非研究显示 , 在未接种过疫苗的情况下 , 即使之前感染过BA.1 , 对BA.4/5亚型的中和能力也仅为BA.1的1/7.5左右;接种过疫苗且感染过BA.1者 , 对BA.4/5的中和能力与BA.1相比下降2.6~3.2倍[9] 。 上述研究表明BA.4/5的免疫逃逸能力强于BA.1和BA.2 , 会影响既往接种疫苗或感染产生的保护效果 , 可能是造成其感染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二、
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致病特征
1.感染特点:
Omicron变异株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使得再感染和突破性感染(完全接种疫苗后发生的感染)风险陡增 。 研究显示 , 与Delta变异株相比 , Omicron变异株再感染风险高5.41倍[10] 。 大型人群血清学研究提示 , 在Omicron变异株流行之前 , 全球已有43.9%的人群感染过新冠病毒[11] 。 通过自然感染或者疫苗接种 , 美国人群新冠病毒抗体血清阳性率已经达到94.7%(2021年5-12月)[12] 。 尽管如此 , 随着2022年初Omicron变异株占据主导地位 , 全球出现新一轮的确诊病例高峰 。 丹麦针对早期785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分析显示 , 完全接种或者加强接种疫苗的比例为83.1%[13];我国浙江省163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60岁)中 , 57.06%的感染者加强接种了疫苗[14] 。 高感染率可能与Omicron变异株免疫逃逸增强有关 , 同时来自疫苗接种和既往感染的保护也在减弱[12] 。
2.临床表现:
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 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多 , 症状持续时间短 , 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 丹麦研究中 , 20%自报为无症状感染[13] 。 我国浙江省宁波市61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 , 54.1%为无症状感染者[15] 。 我国广东省珠海市38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 , 76%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16] 。 英国的一项纵向研究 , 分别纳入Delta和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各4990例 , 结果显示 , 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症状持续6.87d , 明显小于Delta变异株(8.89d);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嗅觉丧失比例降低(16.7%vs.52.7%) , 脑雾、眩晕和发热等使人虚弱的症状也明显减少 , 但咽喉疼痛风险增加(70.5%vs.60.8%)[17] 。 挪威基于81例确诊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分析显示 , 常见的症状依次是:咳嗽(83%)、流涕(78%)、疲劳(74%)、咽痛(72%)和头痛(68%)[18] 。 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出现的持续症状被称为“新冠病毒长期症状” 。 英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 , 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的感染者中有4.5%的人报告了新冠病毒长期症状 , 而Delta变异株流行期的感染者中报告新冠病毒长期症状的比例是10.8% , 进一步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的分析显示 , 感染Omicron变异株后发生新冠病毒长期症状的风险比Delta变异株明显降低[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