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调整后 老年人如何打造自己的“防疫保护圈”

河南手机报采访人员刘晓帆
随着近期防疫形势的变化 , 全国各地都在陆续调整优化防疫政策 。 作为重症高危人群的老年人 , 应该如何打造自己的“防疫保护圈”?12月10日 , 采访人员就相关问题采访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敏进行解答 。
问:为什么说60岁以上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 ,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
答:老年人群年龄较大 , 免疫系统衰退 , 免疫功能相对较弱 , 甚至有可能叠加一种或几种基础病或者慢性疾病 , 一旦感染病毒 , 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能大大增加 。 从各地监测新冠肺炎发病、重症、死亡的情况分析 , 60岁以上人群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 也是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对医疗资源占用最多的人群 。
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报道 , 在截至11月19日的一周 ,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中 , 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占比92% , 55岁以下人群死亡占比1.8% 。 从我国情况看 , 上海截至4月16日24时 , 当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16例 , 1例33岁 , 其余均为老年人 , 最小的70岁 , 最大的93岁 。 香港地区暴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 , 死亡病例多数为年长者 , 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病死率要远远高于接种疫苗者的病死率 。
问:老年人群如何自我防护?
防疫政策调整后 老年人如何打造自己的“防疫保护圈”】答:①尽早接种疫苗 。 根据各种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 虽然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 , 但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仅仅能降低感染、发病的风险 , 特别是能显著大幅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
②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 , 外出时戴好口罩、常通风、不聚集 。 均衡营养 , 适当休息 , 合理运动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③正确消毒 , 优先使用浓度75%的酒精棉片擦拭物体表面 , 也可使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等清洁家具地面 。 此外 , 熏醋不仅达不到消毒效果还有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 , 不建议老年人尝试 。
④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 。 患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 , 不可擅自停药 , 可定期去附近医疗机构就医开药 , 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处方 , 减少就医开药次数 , 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 , 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 。
⑤如果重症高风险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 , 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避免疾病加重 。
问:感染奥密克戎有哪些症状 , 能否居家治疗?
答: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 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咽干、咳嗽等症状 。 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或者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 , 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居家治疗 。 居家治疗选用药品时需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 重点关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 。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及注意事项参考表
防疫政策调整后 老年人如何打造自己的“防疫保护圈”
文章图片
防疫政策调整后 老年人如何打造自己的“防疫保护圈”
文章图片
问:最近周边的人都在囤药 , 有必要囤药吗?
答:所有药品都有一定的储存条件和相应的保质期 , 药品保管不当容易变质 , 药品长期放置过期也容易造成药品浪费 。 我国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有充足储备 , 不建议大量囤药 , 家里可适当备一些解热镇痛的日常药品 。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 , 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少聚集、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 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