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缓解化疗后骨髓抑制?健脾和胃是关键

运动|缓解化疗后骨髓抑制?健脾和胃是关键

文章图片


由于化疗药物的半衰期不同 , 作用与人体后最初常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的威少 , 其次是血小板减少 , 严重时血红蛋白也降低 。 骨髓中主要为粒细胞受抑制 , 单核巨噬细胞减少 , 稍晚淋巴细胞也受抑制 。 亚硝脲类、白消安、卡铂、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易引起血小板减少 。 仅有少数抗肿瘤药物没有或少有骨髓抑制 , 包括皮质激素、博莱霉素、门冬酰胺酶和长春新碱 。 皮质激素还有某种程度的骨髓保护作用 。 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程度与患者个体骨髓储备能力关系密切 。

骨髓抑制主要指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等症 ,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菱黄或苍白 , 唇甲色淡 , 疲乏无力 , 头晕眼花 , 心悸失眠 , 手足麻木等 , 在中医学属于血虚证的范畴 。
中医学认为 ,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 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 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 血的生成 , 是人体摄入的饮食物质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所化生 。 《灵枢·决气》言:“中焦受气取汁 , 变化而赤 , 是为血 。 ”说明了脾胃在血的化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 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
【运动|缓解化疗后骨髓抑制?健脾和胃是关键】气在血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表现为营气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机体将摄入饮食物质转化成水谷精气 , 进而化成营气和津液 , 最后转化成血的复杂过程中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 。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所化生 , 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 津液渗注于脉中 , 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 《灵枢·痛疽》曰:“中焦出气如雾 , 上注溪谷 , 而渗孙脉 , 津液和调 , 变化而赤为血 。 ”精和血之间亦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 精藏于肾 , 血藏于肝 , 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 , 有肝肾同源之说 。 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 , 肾中精气的充盈 , 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 , 所以说精能生血 , 血能生精 , 称之为“精血同源” 。

在病理情况下 , 血虚多由于脾胃亏虚、水谷精微不足以生血、气虚而生血不足、精气不足以滋血、津液不足以养血等所致 。 此外 , 血瘀亦为血虚的重要原因 , 瘀血形成以后 , 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功能 , 而且会阻碍新血的生成而致血虚 。
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后 , 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 , 亦会损害正常组织 , 伤及脾胃 , 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 , 生化不足而致血虚 , 化疗药物致胃肠功能失司 , 胃失和降而引起呕吐 , 大肠传导功能失司而致腹泻 , 吐污伤津 , 津不生血而致血虚 。 化疗药物致脾胃运化失司 , 水谷精微不足 , 致精气亏虚 , 精不化血而致血虚 , 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后 , 致脾胃气虚 , 气虚运血无力 , 血行不畅 , 血瘀内结 , 新血生成障碍而致血虚 。
在治疗上 , 本病以血虚症候为主 , 治疗以补血为要 。 同时针对脾胃亏虚 , 予以健脾和胃为法 , 针对精、气、津的不足给子填精、补气、生津为治 , 针对血瘀内停 , 新血不生 , 予以活血化瘀以生血 。
在临床上 , 针对骨髓抑制可采用如下法则:健脾养胃补血、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生血、生津补血、活血化瘀养血等 。
参考文献:《中西医结合肿瘤特色医疗》 夏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