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护好你的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 , 我国每5个因病死亡病例中就有2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
心脏康复是治疗稳定期心血管疾病、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手段 。 因此 , 充分认识科学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促进作用 , 积极开展心脏康复 , 势在必行 。
科学运动,护好你的心
文章图片
简单打个比方:心脏对于人体就像发动机对于各类机器一样重要 , 需要定期养护 。 心脏康复就像是指导大家使用好、维护好这台人体的发动机 , 保障发动机的活力 ,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哪些人需要进行心脏康复呢?
科学运动,护好你的心
文章图片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 , 运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 健康人群和亚健康状态人群可以通过养成积极、科学的运动习惯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运动方式: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 也就是动用全身大肌群、有节律性的运动类型 , 如游泳、骑脚踏车、跑步、跳绳等 。
科学运动,护好你的心
文章图片
提示1:每个人的基础心率和峰值心率个体差异较大 , 对于50岁以上女性和40岁以上男性以及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 , 在开始运动康复前 , 应该做一个深入的心脏检查 。 “心肺运动试验”可以测定每个人的无氧阈心率、峰值心率 , 同时也可以更为精准地确定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 , 判断不同运动强度对应的心率区间 。
提示2:长期不运动的人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 , 让心脏和血管逐步适应 , 谨防过度疲劳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 同时也可以避免关节肌肉的损伤 。
提示3:体重超标人群宜采用营养和运动相结合的方式 。 控制能量摄入是减重的必要手段 , 但过度控制能量 , 又会让瘦体重(去脂体重 , 为除脂肪以外身体其他成分的重量)减少 。 建议体重超标者在6~12个月内减重5%~10% 。 超重人群需要更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才能消耗脂肪 , 有氧运动时间建议为45~60分钟 。 抗阻训练可消耗更多能量 。 将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 , 效果更佳 。
入冬后 , 一些运动相关猝死事件引发了人们关注 , 特别是上海某公司青年员工在健身房外猝死事件 , 让人扼腕 。 研究证实 , 缺乏运动或不合理的运动 , 都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 在此给大家一些关于科学运动“护心”的特别注意事项:
1
运动中若出现胸痛、头昏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以及脉搏不规则等 , 应立即停止运动 。 停止运动后上述症状仍持续 , 特别是停止运动5~6分钟后 , 心率仍增加 , 应及时就医 。
科学运动,护好你的心】2
老年人应选择中低强度运动 , 适当增加日常体力活动;也可进行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康复训练 , 运动时间依据劳累程度进行相对缩短或延长 , 一般运动时长为30~60分钟/天 。
3
心脏术后早期等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 , 可以先从呼吸训练开始 。 呼吸训练能预防肺部并发症 , 促进痰液排出 , 有效增加肺活量 , 改善肺功能 。 采用腹式呼吸模式 , 即鼻子吸气后腹部鼓起 , 呼气后腹部内收 。 锻炼时可采用以鼻子吸气、口呼气的形式 , 深呼吸 , 尽量延长呼吸时间 。 缩唇吐气练习也是呼吸训练中重要的一环 , 强调吸气时用鼻子慢慢吸气 , 稍微屏气后缩唇呼气(类似吹蜡烛的动作) , 吸与呼时间比为1﹕2 。 每组10次 , 每天5组 。 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慢走、四肢训练等 , 先以10分钟/次 , 一天2~3次开始 , 再逐步增加至目标运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