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冠感染病例再上升,流行毒株发生变化

美国新冠感染病例再上升,流行毒株发生变化
文章图片
感恩节假期过后 ,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和住院病例再次出现上升 。
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 12月7日这一周美国新增确诊病例45万例 , 比前一周增加了15万例 。 美国新冠住院病例也出现明显上升 , 过去两周上涨幅度超过30% 。 从全美范围来看 , 72%的地区正在经历“高”水平新冠传播 。
当前 , 美国正处于冬季流感季的高峰期 , 再加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增加 , 美国今冬面临严峻的防疫挑战 。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 美国最新一波疫情的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化 , 这为疫情防控带来新挑战 。
BQ.1逐渐取代BA.5?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报道 , 美国最新的新冠感染病例中 , 超过70%来自于迄今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几种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
美国疾控中心12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 美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中 , 大约68%为BQ.1和BQ.1.1感染 , 大约4.7%为XBB感染 。 BQ.1和XBB都是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
反之 , 自今年夏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5正在快速消退 , 目前在美国新增感染病例中占比已低于12% 。
美国新冠感染病例再上升,流行毒株发生变化
文章图片
美国新冠疫情数据统计图 。 美国疾控中心官网截图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10月27日发布声明 , 对新近流行的BQ.1和XBB亚型毒株进行了解释说明 。
BQ.1今年9月在尼日利亚首先被发现 。 据世卫组织解释 , BQ.1是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5的新变种 , 其在一些关键的抗原位点上带有刺突突变 。 除这些突变外 , BQ.1的亚型BQ.1.1在关键抗原位点还携带了额外的刺突突变 。 这意味着 , BQ.1系列变种相比其他奥密克戎亚型可能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优势 。
不过 , 目前没有流行病学数据证明 , BQ.1系列变种会导致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增加 , 也没有数据显示其免疫逃逸的具体影响 。
事实上 , 除美国外 , BQ.1毒株已经成为多个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 。 在英国 , 据英国《旗帜晚报》(EveningStandard)12月2日报道 , BQ.1感染病例已占到所有新增确诊病例的50%以上 。
在日本 , 该国自8月起开始流行的BA.5毒株引发第7波感染高峰 , 但自10月份开始 , BA.5的主导地位开始弱化 , BQ.1感染病例逐渐增加 。 据《朝日新闻》12月8日报道 ,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12月7日预测 , 该周BQ.1毒株预计将占到所有新增病例的36% 。
除BQ.1外 , XBB也受到密切关注 。 XBB是BA.2.10.1和BA.2.75两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的结合体 , 这一新变种今年9月首次在新加坡被发现 , 截至10月初 , XBB系列变种已在35个国家被检测到 。
据世卫组织透露 , 目前尚无数据证明XBB感染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 不过 , 初期证据显示 , XBB引发的再感染风险比其他奥密克戎亚型要更高 。
疫苗有效性是否会受影响?
在BQ.1等奥密克戎亚型扩散、新冠病例上升之时 , 美国新冠住院病例也出现明显上升 。
据美联社12月11日报道 , 过去两周 , 美国新冠住院病例涨幅超过30% 。 其中 ,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增加尤为明显 。
与此同时 , 美国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播正在加剧 , 相关住院病例激增 , 这为美国医疗系统带来极大压力 。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 , 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 。 据统计 , 12月3日那一周大约有2.6万人因流感入院 , 比前一周上涨了32% 。
为缓解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带来的多重压力 , 美国政府近日呼吁民众在年底前尽快接种更新版的新冠疫苗加强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