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感染新冠,正确用药是关键!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四大慢性疾病 。 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治疗 。 近期 , 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调整 , 做好这类患者的用药指导 , 防止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对此 , 结合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报道 , 就这四类慢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 , 该如何用药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
慢病患者感染新冠,正确用药是关键!
文章图片
心脑血管病患者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是这类患者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 。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其病毒表面的Spike蛋白与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 。 新冠病毒这一特殊的感染机制 , 引起了患者对于ACEI和ARB类药物使用的担忧 , 认为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会导致人体ACE2受体表达上调 , 进而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但随着近期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 , 这类药物的使用并不会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 也不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风险 。 因此 , 建议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继续维持这两类药物的使用 , 不需停药 。
此外 , 他汀类药物也是心脑血管患者常用的药物 。 一项纳入了1398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 , 感染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 , 且不会增加脏器损伤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 因此 ,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既往一直使用此类药物 , 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建议停药 。
目前无证据表明 , 服用心血管疾病其他常用药物 , 如阿司匹林、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会加重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的风险 , 因此 , 患者应继续维持既往的治疗方案 。
肿瘤患者
目前 , 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 肿瘤患者属于免疫力低下人群 , 而传统的放化疗可以引起骨髓抑制 , 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 导致患者免疫力进一步下降 。 这类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 , 建议暂停放化疗 。
免疫治疗虽然不会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 但这类治疗有引起免疫相关肺炎风险 。 肺泡上皮细胞高表达ACE2受体 , 为新冠病毒易感染脏器 , 如感染新冠病毒期间继续使用免疫药物有增加肺炎发生的风险 , 因此 , 不建议感染新冠病毒期间使用免疫治疗相关药物 。
靶向药物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 感染新冠病毒后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 , 可以继续服用靶向药物吗?目前 ,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将利托那韦、阿兹夫定作为正式抗新冠病毒药物 。 这两类药物的建议使用时间为5~14天 , 均为短期使用 。 短时间内同时服用靶向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发生严重副反应的概率较低 。 因此 , 服用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在抗病毒期间可继续维持靶向治疗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上述抗病毒药物有肝损伤风险 , 如服用的是克唑替尼、吉非替尼这类肝毒性较大的靶向药物 , 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
慢病患者感染新冠,正确用药是关键!
文章图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应维持既往的基础治疗 , 如吸入制剂、祛痰药的使用 。 目前 , 无确凿研究表明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用药物 , 如吸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会导致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情加重 , 因此建议患者维持基础治疗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使用吸入药物时应在空气流通场所 , 同时避免他人在场时使用 , 防止产生气溶胶 , 导致病毒传播 。 如果出现咳嗽、痰量较前增加、咳黄脓痰 , 则提示合并有细菌感染 , 此时可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